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观察评论正文

形成中部板块放大聚合效应

2008-04-28 08:25:53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近年来,中部省份抛弃过去“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思维定势,在新上核电站项目、申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方面,互相支持,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正从过去的“零和游戏”走向“双赢”、“多赢”。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的形成,在资本和利益的牵引下,安徽、江西、湖南喊出“融入长三角经济圈”、“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口号,山西、河南积极靠拢“环渤海经济圈”,导致华中地区的资源难以整合,中部地区的衰落也就在所难免。实践证明,中部地区“挂靠沿海、分头突围”的策略有很多弊端:对内形不成凝聚力,对外形不成竞争力,对上形不成注意力,对下形不成号召力。要实现中部崛起,并使之成为我国又一个经济增长极,就必须强化中部区域力量的整合。

目前各行政区域政府间的经济合作方式正在逐步建立,正在武汉举行的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就是中部地区谋求中部整体崛起,形成合力的一次盛会。

中部六省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地域单元,具有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社会文化距离的临接性。中部地区具有发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网,以公路为基础,铁路为骨干,包括航空、内河航道和管道运输发达的交通网,既是中部地区工业基地建设和农业基地开发的重要条件,也是中部地域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部地区人口众多且资源秉赋不同,各省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发展条件也有明显差异,但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却表现出同构性或相似性。

为了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尽快建立中部地区合作发展的政府间机构。为了协调中部地区各省的发展行动,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建议成立“中部六省高层联席会”并成立“中部协作区”,加强区域内省与省、市与市之间协作与联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中部在宏观决策中的发言权,放大国民经济的整体功能,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赢得区域竞争的主动权,实现区域的整体起飞。近年来,中部省份抛弃过去“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思维定势,在新上核电站项目、申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方面,互相支持,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正从过去的“零和游戏”走向“双赢”、“多赢”。

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就是一种竞争体制,竞争是区域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区域竞争,有利于区域发展和要素的优化配置;同时,市场经济体制本身也是一种合作体制,而且是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合作。竞争和合作,不但是国家对国家、城市对城市之间展开,也在区域对区域之间进行。

竞争也需要合作,合作也不排除竞争。各个地方政府要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通过竞争来实现本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应加快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中部六省高层联席会”的建立,将为中部地区政府间经济合作起到沟通的主渠道作用,同时也为形成有机的“中部板块”提供了支撑平台。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地区统一发展规划,打破地区间的封锁,以实现经济发展的差别利益在不同的地区间的合理分布,尽可能地照顾各地区经济利益;通过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在市场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地区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使地方政府及时转变观念,用公共财政的新思维来处理财政与产业的关系;通过调整产业政策及区域发展政策,使其达到最优配合,实现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在不同地区间的合理分享,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现地区的共同富裕。(来源:长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