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十堰正文

房县:安居工程圆低收入者住房梦

2014-02-18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今年元月中旬,房县青峰镇八里扁村村民刘从虎一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走进八里扁村,刘从虎的新房在众多民居中显得格外吸引人的眼球。刘从虎家的房子年久失修,住上新房是他多年的梦想。去年,刘从虎家被青峰镇纳入危房改造对象,在镇政府的帮助下,他破旧的房屋被改造成崭新的平房。像刘从虎一样,到2013年底,该县共有1800户群众告别危房搬进新房。

  为让城乡居民安居乐业,近年来,房县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落实廉租房(公租房)建设任务,推进县城棚户区改造,同时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圆低收入者的住房梦。

  全面落实公租房建设任务。该县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统筹实施,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将200套公租房建设任务进行分解和落实,确定以政府公租房和教育公租房为主要建设内容。将公租房建设用地与廉租房项目征地一并考虑,提前解决项目建设用地难题。采取教师周转房与公租房并轨建设的模式,既解决了教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又丰富了公租房建设内容。2013年,房县公租房开工200套,开工率达100%,其中100套教育公租房主体部分竣工。

  按期推进棚户区项目建设。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施工”的要求,狠抓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用地供应、手续完善、规划方案、图纸设计等环节,着力打造棚户区改造 “精品工程”。根据棚户区分布情况,选定城关镇西关、北关棚户区作为实施改造的重点区域,确立以县城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和城中村改造为主要工作方向。结合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及时调整思路,采取优先建设安置小区,先建后拆的运作原则,确保棚户区群众“搬得出、住得进、人心稳”,使棚户区改造工作真正成为造福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2013年,房县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1000户(套),开工率100%,基本建成630户(套)。

  规范廉租房分配。始终把确保公平分配作为保障房建设管理的“生命线”和工作的落脚点,全面落实公平分配政策,不断探索后期管理服务。严把“三关”(准入关、分配关、使用关)确保保障房申报、审批、入住公平有序;实行“三审两公示”制度,确保分配过程公开透明;探索建立“廉租房小区工作站”制度,确保后期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去年6月,该县完成421户廉租房轮候对象家庭配租,未接到一起投诉,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稳步推进危房改造。该县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改善民生的有力抓手,县委、县政府多次部署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成立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房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将危房改造任务分解到各乡镇。整合配套扶贫、移民搬迁、民政资金1200万元用于危房改造;采取部门帮扶、社会募捐等形式筹集720万元资金用于危房改造。在危房对象确定上注重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委会调查核实、村民小组会议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住建部门审批”6个程序进行。

  2014年,该县计划改造农村危房和建设保障性住房2000户,住房补贴达到2000户,新建农民安置小区5个,安置群众2000人。(杜达巍、张钧、周爽)

来源:十堰日报 责任编辑:陈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