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宜昌正文

远安:土坯房消危改造托起农村群众“安居梦”

2013-10-10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本网讯 通讯员黄海涛报道:有一个安全、舒心的居住环境一直以来是广大农村住房困难群众的共同期盼,远安县把解决农村群众的“安居”问题作为践行“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计划到2015年完成全县近2万户土坯房消危改造任务。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土坯房消危改造5423户。

  为确保消危改造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该县在改造中坚持“三个突出”。

  突出农民主体。农民群众的改造意愿是推进消危改造工作的动力之源。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我们一是在全县兴办了20多个示范点,在各村各组各屋场办试点、树标杆、立样板;二是通过第一书记、经济顾问逐户宣讲政策,组织村干部、群众参观示范点、示范户,为群众算好房屋改造成本帐。

  突出“消危”主题。将“消危”作为第一改造目标,把房屋的“安全性”作为的第一改造标准。一是把好房屋鉴定关。严格按照《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对近2万户土坯房进行分类定级,要求D级房屋拆旧建新,C级房屋可修缮加固。二是把好质量监督关。住建部门经常开展日常巡查和质量抽检,及时纠正质量问题,加强技术指导。三是把好房屋验收关。成立县、镇、村综合验收组,严格按相关标准进行分户验收,将“安全性”作为验收的第一标准。

  突出“分类”改造。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根据不同的房屋结构、家庭情况等分好类。一是对无劳动能力、无资金建房且房屋安全性能差的特困户,由村集体统一建“公租房”,让特困户出适当租金入住。二是对暂无经济能力也无建房愿望且房屋为C级的农户,以提升房屋“安全性”为重点进行修缮加固。三是对有能力有愿望有实力的农户,根据其经济实力分别鼓励其在原址新建、进农村新社区建房或购买商品房。同时,为提升居住环境,全县启动了22个农村新社区建设,农户拆旧后进新社区建房的可补助10000元。另外,对残疾人、低保户的补助标准在原有基础上另加2000元。

  通过消危改造,农村的居住环境改善了,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这一政策交口称赞。金竹村75岁的艾廷贤是武汉铁路局退休工人,一直在武汉居住。今年4月听说家乡要进行土坯房改造后,他专门从省城赶回来,在全村第一个完成土坯改造。“现在政策真是好!县里补钱,我把这几十年的老土屋翻新了,住着不想走了!”提及消危改造,艾老笑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