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打造民生水利工程 群众乐开怀
本网讯 通讯员程勇报道:解决农村5000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1000口塘堰清淤整治是丹江口市人民政府2012年着力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该市水务局作为办理这一实事的责任单位,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任务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和塘堰清淤整治工程建设,圆满完成了任务,让农民真真切切的得到了实惠。
曹阳军是丹江口市丹赵路办事处计家沟村五组村民,一家四口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家中养的几十头猪,家里每没通水前,由于家住在山梁子上,平日里人和猪吃的水都是靠村里从大河里抽点水上来。
“以前我们这吃水很麻烦,只是村里自己抽一点,抽的河里的水,又脏又不卫生,还不及时,非常的慢,有时候一停个两个小时几个小时,我的猪就很麻烦,我养了这么多猪,一没有水就很麻烦。”丹赵路办事处计家沟村五组村民曹阳军说。
而像曹阳军这样的情况,根据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复核结果表明,全市仍有14个乡镇办160个村14.9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其根本原因是没有饮水安全的设施或设施不能满足饮水安全的要求,其供水可靠性低,群众用水的劳动量大,基本上还是靠人工挑水、牲畜拉水、哑巴井、黑胶管饮用的,均属于饮水不安全范畴和范围。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市水务局按照周密勘测,精心设计,规范实施,严格管理的要求,克服水源匮乏等困难,抢晴天、战雨天,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了很好成效。
丹江口市水务局总工程师沈培华:“我们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优化设计的这样一个要求,根据自然村组的地理,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合理的确定饮水水源的类型、标准和规模,力求使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经济、实用和长效,在强化监管严格质量,严格落实行政责任负责制,做到一处工程、每处工程都有领导抓,领导管。那么在工程建设程序上,规范程序、严格市值管理、强化质量监督和工程监督,确保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拓宽资金建设渠道,统筹安排资金,强化资金监管,在资金统筹上按照国家扶持为主,村组帮扶为辅,受益户自筹自愿的这样一个原则,来统筹工程建设资金。在资金拨付上坚持施工申报,监理复核,业主审签,财政核拨,完工审计这样一个流程,缓缓把关。确保资金的使用效果专款专用和安全,那么也就是实行的是财政直接拨付到账制,还有一个监管监理管护机制使建成的每处工程都要建立管理单位,健全管护制度,落实管理人员,明确管理责任,使每处工程都能够长效的发挥效益。”
截止2012年10月底,市水务局已开挖土石3.98万方,建设安全饮水工程4处,完成投资830万元,解决了均县镇、土台乡、丁家营镇、浪河镇共7个村、5262人饮水安全问题,占目标任务的105%。
用上了安全的自来水,曹阳军和他的猪再也不用担心喝脏水和过夏天了,多年来一直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
丹赵路家沟村曹阳军:“我这个猪喝这个水全部都用这个自动水嘴喝的,它只要一咬,这个水就出来了,全部是自动的。”“现在吃上这个自来水以后,又干净、又卫生,还又及时,我这要是万一停两个小时(水),我这还搞了个水箱,我还后备了一点,现在这个水吃得很方便,并且我这里吃到了水,我们这边梁子上的十几户人也全部吃上了这个水,原来也是很着急,不说我这猪了,他们的太阳能都上不到水,有的太阳能一直到一个夏天都没有水,从这次一搞了之后,他们都高兴的说,我们太阳能可要喝饱了,用上这个自来水了,感觉到很好。”
在解决了农村5000人饮水安全问题的同时,2012年丹江口市水务局还借助全省 “挖万塘”活动的东风,顺利完成1166口塘堰清淤整治工作。
在习家店镇五龙池村,我们看到一口口水面开阔的塘堰映入眼帘,塘堰堤脚整理规范,浆砌石岸,剅管标准,塘面洁净。而村党支部书记冯吉清却告诉我们:“我们五龙池村大小塘堰总共有13口,这些塘大都建于20世纪六十年代,长年失修,原来塘堰一直一点水都没有,遇到干旱季节,我们的农作物,特别是我们人畜饮水这一块,没有发挥到很好的效应,我们这个塘堰,是老百姓期盼了已久的,由于村里资金不足,加上这几年外出打工,塘堰的清淤确确实实给村里带来了很多困难,也给老百姓造成了在农作物,在农村这一块,塘堰没发挥到效益,给农民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因素。”
据统计,丹江口市原有大小塘堰6971口,总容积4421.6万方,和习家店五龙池村一样的情况,它们但大都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农业学大寨时期,长期以来,由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工程老化,年久失修,塘堰淤积毁损严重,其中:30%的塘堰淤平,成了干塘,已完全失去蓄水功能;30%的成为“碟子堰”“筛子塘”,无法蓄水;40-50%的塘堰能蓄水,但蓄水量减少大半。特别是2010冬以来发生的四季连旱和2011年秋旱涝急转,突出暴露了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脆弱。
老百姓的困难就是命令,市水务局紧扣“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活动主题,精心组织,真抓实干,积极组织各乡镇的农民群众投工投劳5万余人次,动用挖掘机等大型机械2400多台,动用三轮农用车等小型机械5000余台,开挖土石561万立方米,疏浚沟渠71.5公里,完成投资7134万元,恢复和新增蓄水201万立方米,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2.4万亩,完成1166口塘堰清淤整治工作,占计划总数的116%,
五龙池村书记冯吉清:“去年我们全村13口塘堰,水务局来我们村把塘堰全部整治了,其中整治了4口标准塘,塘堰蓄水量总共36000立方米,能灌溉农田600亩,大大的增加了我们村里边的灌溉用水。”
同时,为了让每口塘堰长久发挥效益,丹江口市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机制,确保塘堰能够长远发挥效益,形成了“塘堰有人管,用水不用愁,群众齐欢颜”的良好格局,极大的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五龙池村书记冯吉清:“塘堰整修完了后,我们承包给了农户,给农户增加收入,我们塘堰里下的有鱼、龙虾,还有藕,为增加农户收入,村里边与农户签订了维修合同,要求农户,一是把塘堰管好、维护好,便于给我们村里灌溉以后打好基础。”
习家店镇五龙池村一组村民方波:“村里把这个塘包给我以后,去年栽了七、八十亩的烟叶,栽烟拉水都来这个塘里面拉,马上就过春节了,马上把这个水给它放了,把这里的藕给扒出来,今年预计就这个塘可以给家里面增加个三、四万元的收入。”
塘堰整治工程惠及民生,既为群众办了实事,解了难事,又进一步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得到了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丹江口市水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朱燚:“农村饮水安全、塘堰清淤整治既是市政府2012年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更是全市民生水利的重点工程,市水务局作为责任单位,紧紧围绕移民内安和全省第二轮“三万”活动的目标任务,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克难攻坚,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确保了全市165个移民安置点全部吃上了安全洁净的自来水,1150个村民小组全部有了一口当家塘。”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小型水利设施管护机制改革,按照“建得起、管得好、保安全、长受益”的要求,确保一个工程完善一份管护档案、落实一个管护主体、签订一份管护协议、建立一套管护机制。”丹江口市水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朱燚如是说。(来源:丹江口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