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襄阳正文

襄阳:襄城城管开展市容环卫硬件基础设施改造

2013-08-02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本网讯 通讯员徐昭、刘阳报道:2013年以来,襄阳市襄城区城管局紧紧围绕《襄城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任务分解一览表》、《2013年城乡建设管理重点工作推进路径图》,以及2013年“十件实事”中涉及内容,着力从硬件基础设施改造、维修及精品示范小区创建等方面扎实开展创建工作。

    襄城区城管局坚持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各项目标要求,巩固已有成果,加大城市环境整治力度,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开创了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城市环境全面改善,生态效应日益提升。

  全面完成三项创卫重点工作

    一要增设165个垃圾容器项目全部完成。按照主次干道每50米,背街小巷每80米配备一个垃圾容器的标准,区城管局先后为东、西、南大街,环城路,襄隆路等路段沿线更换和增设165个垃圾容器。

    二要完成垃圾池改造项目47个。根据全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点工作路线图中实施垃圾池改造工作要求35个垃圾池加门加盖密闭改造任务。通过全面摸底,区城管局要,区城管局对轴承二路、襄隆路、旧303省道、新城湾、曲径巷、雅斯后等道路沿线共需改造垃圾池47个。在征求各相关办事处同意后,区城管局将47个垃圾池进行了拆除,并根据垃圾量,在原址共增设垃圾容器110个、钩臂式垃圾斗2个。

    三要完成公厕改造、维修工作。按照公厕通水、通电,完善相关设施的设计要求,区城管局全面开展了对苏家园公厕、利民巷公厕、闸口6组等8座旱厕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苏家园公厕旱改水和地面、墙体美化改造工作,苏家园公厕已正式投入使用;为更加方便市民需求,区城管局对利民巷公厕进行封停、拆除,并在荆南街人民商场家属院进行了异地改建,现也已投入使用;同时,区城管还对长门街旱厕进行拆除重建,对檀溪湖农贸市场公厕、南苑小区公厕进行维修。此外,在尹集白云人家社区新建一座占地36平方米的一类标准公厕,并与今年6月份开工实施。

  完善城区市容环卫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一要逐步完成市级“十件实事”中2013年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工作。2013年度区城管局将在十家庙、白云人家、襄轴片区新建三座垃圾转运站。目前,规划部门已出具“选址意见书”,待具体放线后,区城管局将立即组织施工。

    二要全面推进区级“十件实事”中碧水蓝天工程进度。目前,车辆采购分配工作已完成,先后采购8T移动转运压缩车1台,钩臂式垃圾收集车20台,钩臂式垃圾收集斗350个,并已全部分发到各乡镇村组(车辆由清运公司负责管理、垃圾斗由各村组管理),其中卧龙投放垃圾斗115个,余家湖投放垃圾斗40个,尹集投放垃圾斗18个,欧庙垃圾斗145个,赵冲村种畜厂2个,主城区周边及机动30个;目前,各乡镇垃圾收运体系已正式运行,各乡镇农村清扫保洁队伍建设情况为:卧龙镇清扫保洁人员128人,卫生监管人员49人;尹集乡8个村(居)委会,清扫保洁人员26人;欧庙52个村(居)委会,清扫保洁人员人287,卫生监管人员50人;余家湖办事处13个村(居)委会,清扫保洁人员人30人,卫生监管人员13人,共583人。

    三要实施居民小区规范化整治,全面推进区级“十件实事”中“三无”小区打造成综合整治示范小区进度。区城管局以环境美好小区创建为抓手,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指数,每月开展并完成2个示范小区规范化整治工作作为硬性指标,目前区城管局已创建辉龙公寓、真武山庄等12个示范小区。同时,在示范小区创建中,区城管局将住宅小区或家属院植被绿化作为一项硬性指数实施,目前已经完成36个住宅小区创建绿化。如:十三街坊小区、襄城山林、紫薇馨苑等,特别是十三街坊小区小区绿化面积达到6500余平方米,绿化率在40%以上,远远超出国家优秀住宅小区绿化率30%的标准,成为襄城区首个由“三无小区”改造而成的“生态绿色园林小区”。2013年7月,区城管局又以“精品示范小区”创建为契机,重点对轴承二路“三无小区”15街坊进行全面改造升级。目前,15街坊精品示范小区各项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四要完成新增道路审核发包实现城区道路清扫保洁全覆盖。从今年7月份开始,区城管局补贴103万元将城区内广电西路、吉庆街、环山路、滨江大道扩宽区域等25条道路40多万平方米新增城区道路(区域)发包九州、四海等5个城维公司进行专业清扫保洁,25条因城市建设而新增加的道路清扫保洁全面发包后,实现了市区内道路清扫保洁全覆盖,市区道路环境卫生整体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又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五要开展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提升市民环保意识和文明程度。为了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落实“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号召,进一步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襄城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先后在学府花园、东大家园、真武山庄以及白云人家等4个社区,通过设置不同颜色垃圾回收大桶,发放免费垃圾袋等措施,开展了垃圾分类收集和宣传为试点的垃圾分类收集活动。目前,白云人家社区、学府花园被授予“襄阳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示范小区”,成为市区垃圾分类示范点。

  六要深入实施拆墙透绿、拆违建绿,提升城市园林水平。开展了“拆墙透绿、拆违建绿”专项整治行动:对临街实体围墙和临街临时建筑进行拆除改造,对围墙拆除后的小区、庭院绿化美化,对暴露的卫生死角进行绿化园艺改造。并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坚持做到将拆墙透绿与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相结合,“拆”出生态环境,扩展城市绿色,全面提升城市生态园林水平。截止目前,襄城区共先后完成了公安局家属院花园、市水务集团四水厂、龙堤公园、名人城市酒店、仲宣园区域、新城湾游园、襄阳环城公园、长门游园、滨江绿化带等透绿、增绿改造和游园建设,共拆除单位实体围墙长度为15429米3000余平方米,整乱建绿85亩,实现增绿透绿15万平方米。

  七要以生态停车场规划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城市生态园林和谐环境新格局。目前,建成生态停车场119个,其中复聪路与滨江西路交汇处15个、市政府后门66个、仲宣楼游园15个、龙堤公园内23个。

  重难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

  一要实施鼓楼巷水果长廊取缔转迁工作。区城管局结合“五城同创”和“区2013年城乡建设管理重点工作路径图”要求,攻坚克难,主动有为,扎实推进鼓楼巷水果长廊取缔转迁工作,执法中队在完成前期对鼓楼巷水果长廊16家经营户调查摸排的基础上,先后召开了3次业主沟通协调会,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赢取经营业主的支持理解,并与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帮有困难的业主解决实际问题。截止5月11日,历经10年之久的鼓楼巷水果长廊16家商户和25个货架已经全部完成取缔转迁。

  二要实施城管创新破解鼓楼巷油烟扰民难题。襄城区鼓楼巷8家小餐馆,全部装上了崭新的油烟分离机,往日烟熏火燎的场景已难见踪迹,曾经呛人的油烟味也消散不见。鼓楼巷油烟整治工作从5月22日开始,通过采用武汉市城管局的先进办法,在每家餐饮经营户内安装动态离心油烟分离机。这种分离机通过专用装置,可以让油和烟分离开,排出的烟只含微量油。对于净化后的油烟,6月7日、18日市环保监测站出具了权威监测报告,油烟排放量均值仅为国家标准的五分之一,达到直排标准。通过实施鼓楼巷油烟整治彻底解决了长达多年的鼓楼巷油烟扰民难题,此举,得到了市、区“创卫办”领导和附近居民的一致好评。

  三要拆除昌隆小区陈年违建破解化粪池清掏难题。位于陈侯巷昌隆小区院内化粪池管网上因历史遗留等原因,存在4处违建房屋,造成地下化粪池盖无法打开,化粪池清掏疏通工作不能正常运行,以致于逢雨必溢,污水粪便满溢外流,严重影响小区居民正常生活。对此,为使化粪池清掏疏通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小区化粪池不堵塞,满溢等现象发生,今年7月区城管局联合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对昌隆小区院内的4处近150余平方米的陈年违建进行依法强制拆除,使该处化粪池清掏疏通工作能够及时进行,不在堵塞满溢。目前,后续的清理工作已经全面铺开。同时区城管局物管办、办事处将结合小区实际,通过引入市场化模式;成立业主委员会;居委会代管,业主缴纳清扫保洁及清运费用等方式逐步探索“三无小区”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小区整体管理水平。

  四要实施盛丰路102小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盛丰路102社区作为破产企业,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监管,小区内违法建设、菜园挤占着小区居民的绿化和出行空间,造成环境脏乱差,2013年5月被“市民问政”,对此,自6月份初开始通过对小区乱搭乱建进行了调查摸底,区城管局拆违大队及物管办、文昌门社区居委会和该小区盛丰路物业部门等单位协同配合,对小区内70余间2021㎡乱搭乱建棚屋进行拆除,铲除十几处约700㎡居民随意开荒种植的蔬菜地,为下一阶段该小区整体实施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将影响小区安全问题的工作具体落实,配备警务值班室、联络电力部门新安装了6盏照明灯亮化小区道路,后期整改将有序进行争取给小区居民一个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目前,盛丰路102社区各阶段环境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