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观察评论正文

解决“城管人数不足”不妨另辟蹊径

2008-06-10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表示,目前东莞全市综合执法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按人口万分之五比例配备,东莞常住人口700多万应配备3500名执法人员,但目前只有1200多名(6月9日《广州日报》)。

    社会在发展、城市在扩大,“城管人员严重不足”一直都是个被普遍抱怨的问题。于是,“扩编”——“扩招协管员”、“增加编制”显得顺理成章。但这一思路副作用明显、隐患重重。

    那么,在“扩编”之外,是否还存在既能规避上述副作用和隐患,又能解决“人员严重不足”的蹊径呢?答案是肯定的。

    蹊径之一:压缩或让渡部分公安、工商、交通、环卫、园林等部门编制以弥补城管编制不足。城管所承担的管理职能原本就是从公安、工商、交通、环卫等部门中分割、让渡出来的,在没有城管之前,城管现有的工作实际上都是由这些部门分别负责的。现在,城管帮助这些部门分担了职能,理当也“分担”其相应的人员编制。如此,既没有增加公务员的总体编制,又利于解决城管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

    蹊径之二,或许也是更根本的蹊径是:以招募城管志愿者的方式代替城管协管员。“庞杂、琐碎”,“与城市日常、社区生活密切”实乃城管的基本特点,如占道经营、市容卫生等等。这些管理内容,不仅不可能只是一个强力执法的问题,更是一个社区自治、民间自我管理的问题。为城管部门辅以城管志愿者,无疑是比一味增加“协管员”更长远治本同时也是更节约管理资源、降低管理成本难度和腐败风险的途径。

    近年来,“城管志愿者”在不少城市大量涌现,如北京的奥运城管志愿者,上海的白领城管志愿者,此次抗震救灾中参与的大量志愿者。抗震救灾这么艰难复杂的事情,志愿者都能胜任且成绩卓著,何况日常而平凡的城市综合管理?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