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上半年城区拆违超过10万平米
上半年城区拆除违法建设超过10万平米
宜昌市城市管理局逐一核实
本网讯 2013年,在宜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城区防违控违工作实现重要突破,出台了《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查处城区违法建设行为的决定》,修订并重新发布了《宜昌市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实施办法》,开展积存违建普查,举办防违控违培训班,市委成立了高规格的全市征迁拆违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协调、检查、督办和追责。
2013年,宜昌市拆除违法建设共计17.1万平方米,是2012年的两倍还多,违建行为得到有效遏制。2014年是承上启下、建设“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的现代化特大城市关键之年,宜昌市城市管理局紧紧围绕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目标,紧扣城市新区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城市整理、城市环境改善等中心工作,按照新增违建“零增长”、积存违建逐步减少的工作要求,着重在防、控、督、拆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指导、协调、监督、检查、考核职能,创新举措,强力开展城区防违控违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城区防违控违总体形势较好。
控违拆违基本情况
重点抓源头违建治理。源头防控是违法建设治理的关键环节,阻力最小、成本最低,为此,市城管局自开年以来,着力从三个方面入手,加强违法建设源头防控工作。一是着力抓巡查督办,将违法建设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巡查防控力量,将原来的不定期巡查改为日巡查、周通报,实现了巡查全覆盖。同时,对违建易发高发区域开展高频次检查。重点对高新区托管园区、夷陵区龙泉镇、点军区点军大道、奥体中心、东山四路等重点项目周边实施高密度的现场检查督办,及时督办查处各类违法建设行为45起。二是拓展信息渠道,广泛收集违建信息,加强违法建设拆除力度。继续推行有奖举报措施,再次公布举报有奖电话,加大对违法建设信息的收集力度。通过市长专线、行风热线、城管热线、新闻媒体、城管局微博、局长邮箱及部门移送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违法建设信息。强化专项督办,重点督办查处了一批影响较大的违法建设。三是进一步完善违法建设案件线索移送制度,加大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在建立市级部门案件移送机制的基础上,在市、区城管部间建立案件线索移送制度,加强对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从事违法建设信息的收集,以查促控、以查促拆,上半年,共向纪检监察部门移交违法建设案件线索16起。6月25日,市纪委监察局通报了9起征迁拆违领域典型案件,今年上半年,宜昌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征地拆迁、防违控违、违建拆除领域案件14件23人,其中党纪政纪案件8件、问责案件6件,受党纪政纪处分10人、被问责处理13人。
紧紧抓部门整体联动。针对城郊违法建设易发高发的特点,实行专班巡查、专文通报、专题督办的有效措施,及时分析和上报违法建设情况,供市领导决策,充分发挥高位指挥、高位协调和高位督办作用。对高新区托管园区违建形势严峻的问题,专文通报2次,集中现场督办3次。对点军区、高新区积存违建拆除推进较慢的问题,下达专题督办1次。上半年,对各区下达违建案件查处督办33起,有力的促进了各区违法建设的防控和拆除工作。进一步整合市征迁拆违考核督查组、市政府督查室和市城管局督查力量,充分发挥巡、督、查的作用和效力,继续实行“一案双查”的查案制度,着重抓违法案件的督办查处,保持对违法建设管控的高压态势。积极协调市房管管门对有违法建设的房屋不予登记或不予办理产权转移、抵押等相关手续,加强行政管控措施,促使当事人不违建或积极改正违法建设行为。加强与规划、国土、公安、住建等部门协作联动,进一步整合职能部门协作力量,实行部门整体联动抓违建。针对各区反映防违控违公安保障问题,对全市近两年来城管执法队伍执法受伤情况开展调研,积极建议设立专业公安保障队伍,加强防违控违工作的保障工作。
坚持抓考评促违建控制。以城市综合管理考核为抓手,调整充实防违控违一线巡查考核力量,将防违控违考核到乡镇(街道),加大防违控违考核覆盖面。坚持控违拆违每月考核排名,媒体公布、奖惩兑现制度,同时将重点违建案件纳入月度重点督导计划,安排专人督办落实,对不落实的加倍扣分,以考促控,以考促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行领导带队巡查考核督办工作机制,督促城区各区采取综合措施,及时查处和控制违法建设。坚持和强化专项督办拆除违法建设制度,对重点区域和重要项目内的违法建设实行专项督办。今年以来,共重点督促拆除了市七中教工宿舍小区楼顶、宜昌高新区三个园区、三峡中专搬迁区域等65处共5600平米违法建设。
强力推积存违建拆除。认真梳理城区积存违法建设普查情况,结合普查情况和城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情况,围绕“新区建设、项目建设、小区环境整治、城市整理及突出问题整改,逐年减少城区违法建设”的目标,制定并下达2014年城区积存违法建设拆除计划,指导、协调和配合各区开展春季拆违行动和高层建筑楼顶拆违工作。截至6月16日,城区共依法拆除各类违法建(构)筑物共计733处,拆除面积达10.03万平方米,其中拆除新增违建587处,面积5.81万平方米,拆除积存违建146处,面积4.22万平方米。建立城区违法建设拆除复核制度,对各区拆除的733起违法建设全部进行了复查核实。
各区强力控违拆违。在市征迁拆违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指挥下,各区强力开展控违拆违。西陵区重点对西陵经济开发区、窑湾乡、峡口风景区等地的96处违法建筑进行了拆除,共拆除违建面积2.04万平方米;伍家岗区集中对伍家乡共联村、联丰村、共益村、共同村及城区中南路明日家园小区68栋、宜昌标准件厂、金欣商业广场、八一路等36处进行了集中拆除,截至目前,累计拆除违建面积2.14万平方米;点军区按照“村居自控、乡镇(街办)管控、区级监管”的要求,建立健全层级包责的控防为主的运行机制。加强日常巡查包片制度,有效控制了新增违法建设,同时强力拆违,今年以来,点军区共组织城管、公安、卫生、乡镇(街办)等单位开展了13次大中型拆违行动,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车辆70余台次,拆除了东岳二路、五龙路、奥体中心等重点项目周边违法建设近1.86万平方米;夷陵区健全三级防违控违网络,明确职责、加强巡查、对违法建设“露头就打”,形成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50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巡查1800余台次,共拆除违法建设272户(处),拆除面积达2.75万平方米;猇亭区结合凌云飞机维修基地、机场路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区域联合执法,累计拆除各类违法建设37起,面积5526.97平方米,区域新增违法建设保持“零增长”。宜昌高新区针对园区违法建设易发高态势,采取分区治理办法,强力控违拆违,共拆除违法建设57处,面积7005.86平方米。
下一步工作打算
协调各区充实基层防违控违力量,加强源头治理。指导和协调各区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建立以街道(乡镇)为组织主体以各执法部门为执法主体的基层综合管理和执法平台,加强违法建设的源头治理和控制;指导各区建立以区政府牵头,城管、公安、规划、住建、国土、纪检监察、乡镇(街道)、居(村)等部门组成的综合执法队伍,加强法规政策的宣传,定期开展辖区综合执法活动,进一步加强违法建设的治理和管控。
指导各区开展集中清理和拆除违法建设,进一步减少积存违法建设存量。根据城区违法建设的现状,结合城市新区建设、项目建设、城市整理、小区环境整治、突出问题整改,指导各区开展秋、冬两季违法建设的集中清理拆除行动,逐月督办拆除积存违法建筑,逐步减少城区积存违法建设存量。
完善对各区的督办机制,进一步加强督办,强化及时拆除。坚持市级高位督查工作制度,对新增违法建设坚决按照“一案双查”要求,将违建督办与案件督查有机结合,督促违建拆除,强化责任追究,确保新增违法建设“零增长”。完善市区防违控违拆违督办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各区的督办,强力推进全市防违控违拆违工作。
加大防违控违城管考评权重,加强违建的检查考评,以考促管,以管促长效。修订城区城市管理考评办法和实施细则,加大防违控违拆违在城管考评中的权重,充实一线考巡人员,实行巡查考核全覆盖,严格奖惩兑现和媒体曝光,充分发挥监督考评作用,切实加强城区防违控违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