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潜江正文

潜江:市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关于8月份城市管理检查考核情况的通报

2015-09-30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城区各办事处,市直各有关单位:

  8月份,市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班,按照《潜江市城市管理考核办法(试行)》(潜办发〔2011〕38号)要求,对8月份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了综合考核。现将考核情况通报如下:

  一、考核排名情况

    (一)A类(市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

  排名前三名:市住建委、市供电公司、市文化旅游局

  排名最后一名:潜江经济开发区

    (二)B类(临街有庭院(门店)的机关企事业单位)

  排名前五名: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市委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市总工会、市林业局、市人社局

  排名后三名:银海棉业、建行市支行、市水产局

    (三)C类(城市建成区居(村)委会)

  排名前三名:建设街社区、南浦路社区、红庙社区

  排名后三名:深河社区、笔架山社区、马昌湖社区

    (四)D类(城市管理专业队伍)

  排名前二名:环境卫生管理局、市政工程管理处

  二、综合考核情况

    (一)市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

  8月份以来,各城市管理部门以国家园林城市创建迎检为契机,紧紧围绕园林城市创建中涉及城市管理方面问题,整体联动,在全市开展以占道搭棚宴请、餐饮门店支锅立灶、校园周边环境、农贸市场周边秩序、交通秩序为重点的整治活动,切实加强城市管理,美化城市景观,打造城市亮点,提升城市品位,努力打造“畅通、靓丽、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

  市住建委按照“统筹推进、配套完善、全面提升”的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创建工作有关要求,围绕增强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突出抓好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启动了城区各路段的行道树和色块苗木的补栽补种工作,对各类苗木的病虫害进行了防治;二是对城区所有色块苗木进行了3次全面修枝整形,对绿地内的沙土、死树枯枝、垃圾杂物等进行了集中清理清运,共清除杂物232车;三是改造中心城区老旧雨水篦子146处,更换复合雨水篦子292套,完成园林南路、北路,潜阳路,湖滨路、红梅路等路段“人字沟”改造910m;完成排水管网清淤41553m,清掏雨水篦子1150处;完成清远大道破损砼面层维修600㎡,沥青灌缝养护47000m,完成东风路、章华中路、江汉路、建设街等主干道的破损八字口黑化改造3353.9㎡,完成城区袁光大道、东荆大道、园林南路、红军路等道路的人行道维修5100余㎡;四是督促城区在建工程建设和使用进出口冲洗槽和冲洗设施,确保施工车辆不带泥上路。

  市供电公司通过“依法、依权、依责”推进城市数字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工作。一是依法做好路灯建设和维护管理,努力提升路灯亮灯率。8月,共完成各类检修7次,检修路灯125盏,处理各类缺陷4起,确保城区路灯亮灯率达到了99.95%。二是投资45万元对公司办公大楼前的绿地进行全面更新,重新敷设花坛,选配名贵树种及花草种植,庭院绿化美化焕然一新;投资34万元对马嘉巷人行道进行更换;三是依责做好“门前四包”,点亮文明之灯。通过强化组织领导、采取定岗定人定责等措施,扎实做好“门前四包”工作。

  市文化旅游局一是开展了“暑期集中整治行动”、“净网2015”、“护苗2015”、“雷霆行动”等系列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30余人次,打击淫秽色情有害信息,实地指导检查网吧及互联网文化经营单位150余家次,发放《网络安全知识手册》200余册。二是加强对局属临街二级单位“门前四包”的督办检查,督促各单位认真履行“门前四包”管理职责,确保“门前四包”工作落实到位。

  市城管局按“四城同创”的工作要求部署,战高温,斗酷暑,扎实开展各项整治。一是开展支锅立灶整治。城管局与食药、环保、华润燃气等部门,以横堤路东段和北门转盘餐饮门店整治为突破口,认真开展前期摸底调查工作。并对43家餐饮门店逐户上门,提出整改方案和以奖代补措施;二是引导瓜农定点经营,有效解决瓜农占道经营堵塞交通的问题。在棉花巷、五孔桥等地段设置7个临时集中瓜果销售点,设置引导牌12块,悬挂宣传条幅10条,发放宣传单《致瓜农的一封信》600余份。同时与四季友农贸市场和西门果蔬批发市场联系,引导40余家瓜农进场经营。三是集中治理占道搭棚宴请。对全市20余家从事家宴、点歌台班子进行调查摸底,告知管理标准。加大宣传力度,在小区、道路边悬挂横幅40条,向市民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制作“三江锅微信宣传片”一部,得到社会认可。四是开展城乡结合部及背街小巷环境卫生整治。共组织人员1800人次,出动挖机、大小铲车115个台班,雇请拖拉机、金刚车等500余车次,清理各类垃圾700余吨;增设垃圾挂桶500余个,更换破损垃圾桶320个。

  园林办事处、教育局等单位切实履行城市管理职责,在各自的管理领域扎实有序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基本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但是,仍然有少数城市管理成员单位履职不力,措施不到位,潜江经济开发区辖区道路两旁乱搭乱建普遍,出店占道现象突出,“门前四包”管理不到位,集贸市场管理混乱,市场及周边环境脏、乱、差。

    (二)临街机关企事业单位

  多数临街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大了创园工作力度,认真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增加专项经费投入,对机关庭院进行改造升级,确保“门前四包”及庭院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投入资金70万元对政府小区路面刷黑,清理小区下水道,对破损花坛进行维修,添加了健身器材,进一步提升了小区形象。市委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对小区篮球场、网球场及路边所有围墙进行刷白,建文化长廊,并对小区下水道进行了一次全面疏通清理,保证院内优美整洁的居住环境。市总工会对办公楼及住宿区卫生进行全面的清理,共清理墙面面积千余平方米,清除“牛皮癣”30多份,清理死角垃圾,改善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市林业局投资1.5万元对二级单位(林政管理稽查大队)住宿区进行改造升级,对垃圾死角、杂物进行清理,对院内墙体、走廊和部分门面进行粉刷,制作文化墙100余平方米。市人社局投入资金3万元,对住宿区域绿化改造,对庭院内绿化进行了修剪整形。建文明城市宣传栏260余平方米。

  截至目前,仍有少数单位对城市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履职不到位。部分单位“门前四包”岗形同虚设,长期有岗无人,责任区环境卫生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善。如建行市支行对城市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住宿区庭院卫生环境极差,影响企业形象。市银海棉业改制期间长期无人管理,院内杂物成堆,垃圾遍地,花坛内种菜、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市水产局门店“门前四包”管理不到位,机关院内居民环境卫生意识差,院内乱牵乱挂、乱堆乱放长期得不到改进。

    (三)城市建成区村(居)

  城区各社区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建设街社区经常性组织城管志愿者到辖区路段开展活动,引导市民文明停车、督导门店规范经营,辖区秩序井然。南浦路社区对辖区乱搭乱建进行清查摸底,配合两违办对盛华小区、长汽小区违建进行了强拆;组织城管志愿者对辖区死角垃圾、“牛皮癣”进行了彻底清除。红庙社区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对不同时期城市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8月份,共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义务劳动多次,清扫道路面积1000余平方米。

  但是,少数社区基础设施欠缺,管理效果不理想。如深河社区笔架山路两旁,水果、早点摊位长期占道经营,乱扔乱丢、乱泼乱倒、乱堆乱放现象十分严重。笔架山社区、马昌湖社区城市管理工作虽有进步,但辖区内的环境整治工作完成得不彻底,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三、考评奖惩

  根据《潜江市城市管理考核办法(试行)》文件要求,决定给予A类单位第一名市住建委奖励3万元、第二名市供电公司奖励2万元、第三名市文化旅游局奖励1万元;给予B类单位前五名: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市委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市总工会、市林业局、市人社局各奖励1万元;给予C类单位前三名:建设街社区、南浦路社区、红庙社区各奖励1万元;给予D类单位第一名环境卫生管理局奖励2万元、第二名奖励市政工程管理处1万元。决定给予A类单位最后一名潜江经济开发区,B类单位最后三名:银海棉业、建行市支行、市水产局,C类单位最后三名:深河社区、笔架山社区、马昌湖社区予以通报批评。

  市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要求,各单位要针对本辖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整改力度,特别是对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指挥部办公室通报的问题及时整改。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争取在下月考核中获得更好名次。

2015年9月22日

来源:潜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