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突出规划引领 助力“双强双兴”
推进“双强双兴”,壮大县城经济是新常态下的新征程,注入“双强双兴”强动力,打造“双强双兴”升级版,城乡规划部门应主动作为责无旁贷。近年来,我们武穴市城乡规划局认真落实黄冈市委、市政府关于在武穴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武穴市“现代港城,实力强市,生态武穴,城乡一体”的战略发展定位,历时两年,组织编制了《武穴市城乡总体规划》,经专家评审通过后,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为指导全域武穴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助力“强工兴城、强农兴文”突出了规划的引领作用。
突出总规前瞻性与科学性
在经济结构转型的新常态下,粗放式的城镇化模式,城乡二元分割“不完全城镇化”道路规划以及不协调的空间格局都难以持续。党的十八以来,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建设和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抓手。武穴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又不失时机,抢抓机遇,借麻阳高速和武穴长江大桥建设契机,遵循国家依托长江、打造新型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按照“规划统领、产业支撑、功能配套、管理科学、宜居宜业、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坚持“四化同步”和“五位一体”的发展要求,指导编制的《武穴市城乡总体规划》,不仅体现了规划前瞻性原则,突出特色性原则,强调操作性原则,而且契合了全域武穴的“四化同步”与“五位一体”的发展要求。构建了武穴市一主(主城区)、四区(西部滨江工业城镇区、中部现代工业城镇区、东部滨江城镇区、北部城镇生态区)、两大特色镇(余川、四望镇)、一百个新型农村中心社区的四级城镇结构体系。以“三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新型农村中心社区和城镇集中)为重点,以五大工程(城镇建设工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程、产业发展工程、社会发展工程、生态建设工程)为抓手,形成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体系、生态建设一体化新格局,为建成鄂赣皖毗邻地区工业港口物流中心和滨江生态宜居城市绘制了全景蓝图。
突出总规特色性与操作性
规划作用于引导发展,指导建设、发挥统领、控制无序,约束行为。因此不仅必须具备前瞻性和科学性,而且必须具备特色性和可操作性。绝不允许“一年编、二年改、三年推倒又重来”。我们在编制《武穴市城乡总体规划》中,着力于打造空间形态美、产业业态精、风情文态特、环境生态优、体制机制治、城乡协调好的特色规划。着手于六个层面调查研究和规划编制。一是城乡统筹规划。通过区域分析、自身发展条件分析,确定武穴市域发展定位与发展战略,推进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相融合,力求契合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城乡体系规划。建立城乡互动发展模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有序分工,服务设施区域化、配套化,合理开发土地资源,严格控制生态保护区,力求达到城乡空间合理化、集约化、可持续化。三是中心城区规划。合理组织城市空间,发展现代农业,强化中心城区在武穴市乃至鄂皖赣省际区域的经济领头雁地位,充分整合城市周边及城市内部的生态景观资源条件,切实保护好城市生态,打造滨江园林宜居城市。四是城镇规划。挖掘产业优势,形成独特鲜明的城镇区功能,以优越的交通条件为依托加快产业发展。形成集聚效应,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五是特色镇规划。挖掘全市镇处农产品优势及生态景观文化旅游资源,加大扶持产业发展力度,形成“一村一品,一镇(处)一产”的发展模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六是新农村社区规划。从城乡一体化角度出发,转变村庄发展模式,合理有序地引导人口城镇化发展,集约利用村庄土地资源,针对武穴特点,加快村庄服务设施建设速度。
突出总规区域性和协调性
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和江西鄱阳湖城市群这四大城市群,组成了中部地区的“钻石”结构,武穴位于“钻石”结构的核心,对于完善城市群空间布局起到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应充分发挥自主优势、激发潜力,利用中部崛起战略以及“中钻石”城市群发展提供的宏观政策平台,实施城市转型,培育新兴产业,提升武穴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主动参与构建“中钻石”乃至中部的网络体系,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并突出这一区域性和空间的协调性。一是要与阳新县、瑞昌市、九江市、蕲春县协调加强临港工业、港口腹地重要节点的建设与合作。在交通基础设施上,应利用好麻阳高速、武穴长江大桥和港口,建设好现代物流和产业园区。搞好产城融合,以港兴市,以工兴城。二是要与黄梅县协调,共同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加强与省级开发区小池镇的经济合作,做好黄冈沿江四镇的共同发展文章。共同开发宗教文化旅游和大别山生态旅游,形成以佛教禅宗文化旅游为主,红色、绿色生态旅游相配套的旅游格局。三是要把文化小镇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破口,集中力量建设好全市19个农村文化小镇,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基础设施配套,有特色产业支撑,人口聚集、人文魅力独特的文化小镇,切实把强农兴文落到实处。四是在规划布局上,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导,以内涵、质量、品位、效率为核心,依托现有古镇、景区和产业园区,从空间分区项目,以城乡统筹与社区参与规划、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投资规模估算与开发时序、实施保障与规划建筑等方面精心编制,使之成为产业集聚地、文化展示区、旅游新景点和幸福新农村。(卢平)
来源:黄冈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