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襄阳正文

城市管理,我参与我快乐——访90后市容管理群众劝导员王李兵

2013-07-10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本网讯 通讯员曾祥玉报道:在襄阳市襄州区车城南路临街商户中,有一个叫王李兵的小伙子,1992年出生的他,已是一个摩托车修理店的老板,听说他还是该路段市容管理群众劝导员。近日,笔者找到了他的店。

  辗转打工不如回家创业

  在王李兵的摩托修理店里,二十多个平方米的店内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汽修工具和零配件,店铺中间停靠着三辆待修的摩托车和电动车。一个清秀消瘦的小伙子正在店中间修理一辆摩托车。他就是王李兵。

  “当初怎么想到要开个摩托修理店?”听了笔者的提问,王李兵开始娓娓道来他的职业经历。

  王李兵是襄州区程河镇苏坡村人,因家庭条件差,上完初二下学期便辍学。初中辍学后,王李兵先后到广东、武汉、襄阳等地工作。其间,他做过玩具,干过打包、发货、搬运、跑单、送货、传菜员等工作,一次偶然的摆地摊的经历触动了他自己创业的想法。2011年,王他兵开始当学习摩托车修理技术,2012年6月,学会摩托车修理技术后,王李兵在亲人的支持下,投资1万多元,开始在襄州区车城南路选址开设摩托车修理店。

  王李兵的父母很支持他回家开店,在外打工东奔西走,辛苦不说,也赚不了几个钱,学门技术,回家创业,生活才有奔头。

  “先管好自己才能去劝别人”

  “听说你是这条路上的市容管理群众劝导员?”笔者的话题转到这次来访的主要目的上。“是的,今年1月份的时候,城管局召集我们附近的几户一起开会,推选市容管理劝导员,经城管队员推荐和附近商户同意,我就成了我们这十户的劝导员。”王李兵说起话来一说一个笑,尽管脸上和手上沾着油污,但仍然透露出年轻和真诚。

  他手里的活儿不停下,边忙活边向笔者介绍自己平时是怎么劝导大家的。“平时要是看到邻居门前卫生差了,或者是东西在门店外乱摆放,有意提醒下。当然前提是首先要搞好自已门前卫生。先管好自己才能去劝别人”说话间,他将一辆刚修好的摩托车推到门店外,规范停在人行道“三车”停放处。

  “平时生意怎样,当劝导员会不会影响生意呀?”笔者问道。“生意差不多。旺季一个月能赚3000多元。我做劝导员是义务的,在做生意的同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算给社会做点小小的贡献。其实,门前卫生好了,看上去清爽、一目了然,对生意也有帮助呢。”王李兵又憨厚地笑了。

  小小一名劝导员,展现城市管理大作为

  据该地段的城管队员冯磊介绍,车城南路是襄州城管执法局群管群治试点路段,现在已有像王李兵这样的城市市容管理群众义务劝导员7名,他们中间有的是汽修店老板娘、有的是早餐面馆店主、还有的是超市经营者。车城南路开展群管群治工作以来,群众配合度明显提高,市容卫生有了明显持续改善。笔者在沿路暗访得知,群众对城管转变执法方式方法普遍认可,对目前的城市管理工作成效表示满意。

  据襄州城管负责人介绍,开展市容市貌管理群管群治工作是襄州区城管执法局继文明执法、温情执法之后,推出的又一创新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十户联防”群管群治,提高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达到群策群力,群建群享的目的。小小群众市容管理劝导员,其实在城市管理中发挥了大作用,他们是群众自觉参与城市管理的体现,是展现城管创新管理理念、服务市民群众的窗口。

  现在该区已将荣华路,交通路纳入群管群治范围,下一步,襄州城管还将继续巩固扩大创新管理范围,不断完善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