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十堰正文

竹山:宝丰镇着力打造新型城镇

2014-12-24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本网讯 通讯员伍长林报道:竹山县宝丰镇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重点镇,省“四化同步”试点镇、省重点镇,竹山县域副中心。全镇版图面积188.8平方公里,辖29个村(场、社区)177个村民小组19045户71763人,其中镇区面积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5万人。近年来,该县宝丰镇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城市化的一项战略措施,以省级重点镇、楚天杯创建为抓手,全面实施“四化同步,文旅融合”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发展路子,实现了发展方式的突破和发展格局的创新。

  坚持规划引领,着力打造县域副中心。立足于打造鄂西北商贸流通中心镇和县域副中心,宝丰镇于2002年、2009年、2014年先后三次开展城镇规划建设修编。第三轮规划修编中,宝丰镇区扩展北至凤凰堰、南至女娲山风景区、东至九里岗、西至宝丰工业园区,覆盖8个村(居)近10平方公里的现代小城镇。

  强化设施配套,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抢抓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城镇功能,推进城镇有序扩容。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日供水2000吨的水厂一座,铺设供水管网2.8万米,镇区居民吃上了安全洁净自来水。实施了宝丰河道治理一期工程;启动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项目建设;完成了建设路、河滨大道、凤凰大道、建设路等近40条路网支线建设,镇区道路总里程达38公里,主次街道实现给水排水全覆盖,硬化、美化、亮化率达到75%,基本建设形成了“三纵四横”的骨干交通网,拉开了城镇建设框架。二是加快商贸体系建设。把商贸体系建设作为聚集资金、吸纳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蓄水池,作为促进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累计吸纳民资2.6亿元,先后建成了宝丰物流配送中心、施洋大道小商品批发零售一条街、桂香路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西门市场等商贸流通平台。通过招商引资,启动了投资3.5亿元的鄂渝陕商贸物流园项目。

  强化产业支撑,提升城镇核心动力。经过多年的转型探索与实践,宝丰镇已具备了加快城镇化发展必要的产业支撑。一是建设园区,壮大工业经济。按照“产城一体”的思路,先后启动建设了九里岗生态茶叶加工园、北大街绿松石加工展销区、宝丰工业园、下坝物流园等四大核心产业园区,培育发展以宏志五金、秦家河钒矿、盛达矿山机械、圣水公司、金龙水泥、珠宝公司、明宏塑编、诚成木业、鑫鑫建材、可盛印刷等为代表的工业企业39家,其中省级规模企业6家,工业经济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二是文旅融合,发展旅游产业。近年来,该镇抢抓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机遇,积极打造“女娲补天地”文化品牌,启动实施了女娲山景区二期工程建设,贯通了上庸镇、九女峰、武陵峡、神农架循环旅游线路,成功申报了女娲山国家4A级。女娲景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年接待游客近5万余人,以旅游产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正逐步成为推介宝丰、连接外部世界的名片。三是商贸流通,繁荣城镇经济。近三年,该镇通过健全商贸流通平台,年均培植个体工商户150户,很多浙江、四川等外省客商来宝丰创业兴业,寿康永乐、新合作等大型超市先后入驻宝丰。目前,镇区有大中型超市32家,个体工商户近2800余家,吸纳从业人员1.8万人,辐射县内外消费群体逾15万人,年交易额达25亿元,是鄂西北重要的商贸流通中心镇。

  完善公共服务,不断增强城镇活力。按小城市标准配套建设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完成了宝丰中心卫生院综合楼建设、施洋幼儿园教学楼建设、双坝小学校安工程建设。完成了女娲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施洋路社区文化广场、沿河休闲小游园建设,完成了公共厕所和停车场建设工程。完成了集镇电网改造升级、移动4G网络配套建设。高标准建设了宝丰客运站、物流中心等流通体系。公共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增强了城镇气息,提高了城镇品位和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