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节约意识当从施工细节抓起
施工现场不仅能反映出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还能体现出企业员工节约意识以及节约行为的有无、强弱,强烈的节约意识、到位的节约行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能为企业提升可观的经济效益。如何树立良好的节约意识,养成恰当的节约习惯呢?当从施工细节抓起、做起。
首先要抓建筑垃圾。有的施工现场几天打扫一次,并将落地灰、碎砖和卵石等建筑垃圾一清了之;有的施工现场则是半天一扫,并用筛子将建筑垃圾中的碎砖、卵石及不能再利用的杂质过滤出去,然后把可用部分与沙、石、水泥混合再利用。积水成渊、集腋成裘,日子久了,这会是不少的一笔财富。
其次要抓脚手架。脚手架的架杆、扣子一般都是租赁的。同样的工程,不同的施工队伍、不同的管理方式,产生的结果大不一样。有的项目部,不计算、不按照工程的进度租赁架杆、扣子,导致租赁费用居高不下;有的项目部不仅根据施工现场、工程进度计算用量,而且还专门安排职工进行维修、保养和清理,做到需要多少架杆、扣子,就租赁多少,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成本。
最后要抓地板砖。铺设地板砖免不了要切割,切割大有讲究。不仅选择什么型号的砖、如何切砖值得推敲,而且切割后的下脚料也可以充分利用,作为墙裙。这样做出的墙裙与地面浑然一体,不仅美观,还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节约了资金,可谓一举三得。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就施工现场而言,机具、临时用电以及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等,也都有很多可节约的方法,但无论什么方法,其关键在于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尤其是项目管理者,要具有节约意识,要秉承“节约就是降低施工成本”的管理理念,施工节约就很容易做到。
俗话说得好“精打细算,细水长流”。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施工企业一定要从施工现场管理的细枝末节抓起,将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等理念落实到每个管理环节上,牢固树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节约意识,让节约扎根每个人的心中,结出效益良好的果实。(崔龙国、贾顺)
来源: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