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观察评论正文

加强扬尘治理传递环境信心

2017-11-07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为全力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北京市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大检查。11月5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通报,因施工现场存在扬尘治理不达标等违法违规行为,9家企业被停止在北京建筑市场投标资格30天。(11月6日《北京青年报》)

  冬天到了,空气治理的压力又大了起来。围绕“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很多城市不仅有想法而且有办法,不仅有诚心而且有决心,推出了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做法。

  扬尘是由于地面上的尘土在风力、人为带动及其他带动飞扬而进入大气的开放性污染源,是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尘对PM2.5的贡献率有多大?北京市有关部门曾经分析,扬尘的贡献率为15.8%,专家认为数据有可能更高;而在一些二线城市,扬尘的贡献率已达一半。土地扬尘的贡献率有多大?综合各方面数据,各地的工地扬尘对该地PM2.5的贡献率超过9%。所以说,加强扬尘治理是空气治理的题中之义。

  加强工地扬尘治理,不仅关系空气状况,而且关乎公众信心。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在大的方向上,可把影响因素分为看得见与看不见,相对容易解决与相对不容易解决。空气治理要着力于治本,敢于啃“硬骨头”,切实把“看不见的问题”“相对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解决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看得见的问题”和“相对容易解决的问题”就不重要,就解决得很好。

  相对于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型,工地扬尘治理属于“看得见的问题”和“相对容易解决的问题”。但就现实来看,工地扬尘问题有时解决得并不好,重视了,严查了,就相对好一点;忽视了,放任了,又会死灰复燃。

  信心比黄金还重要。空气治理需要标本兼治,重视本也不能忽视标,最怕既不治本也不治标。标和本在逻辑上是相通的,治本的精神常常体现在治标上。解决了扬尘问题不代表就能解决其他问题,但连扬尘问题都解决不了,又怎么可能解决其他问题,空气治理的信心又会从何而来?9家企业因为扬尘治理违规被叫停在京投标,这样的严肃处理很少看到,其传递的威慑力,不仅会倒逼建筑企业增强生态自觉,而且会提升大众对空气治理的信心。(毛建国)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