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创建园林城市注重挖掘土地潜力
本网讯 通讯员付宏才、李瀚金、付红莲报道:枣阳市通过科学布局、严把指标、立体布绿、拆违透绿等措施,充分挖掘城市土地潜力,合理利用土地进行绿化建设,加快了园林城市创建步伐,连续两届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
一是科学布局、提高效益。该市科学修编了《城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类城市绿地均匀布局,特别是均衡规划公园、广场、街头绿地、游园,多年来按规划实施建设,使这些公共绿地“含金量”大,较好满足市民休闲的需求,提高了绿地的使用率。同时,在绿化景观的设计上,坚持以植树为主、复层设计,做到乔灌花草合理搭配,即:广泛栽植香樟、广玉兰、桂花等乔木,林下植杜鹃、红继木、月季等灌木,再植万年青、吉祥草等地被植物,形成多层次分布、错落有致的复层生态绿化模式,提高了绿地使用价值。
二是严把指标,落实面积。在新城区绿化建设上,严格按国家、省规定指标落实绿化用地面积,去年以来新增绿化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尤其是建设面积200亩的汉文化广场、面积1500亩的玫瑰文化园,成为枣阳的“城市名片”;在旧城区绿化建设上,利用空闲的公共地段建街头游园10个,并综合治理沙河(市区段),增加绿化面积30多万平方米;在背街小巷绿化上,利用零散空间布点增绿,能栽树的栽树,能种花的种花;在单位(小区)绿化上,推行绿化“一票否决制”,规定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单位,在项目报建前,必须先到园林部门报批其绿化规划用地指标,报批不合格的,建设部门不批准其报建计划。通过执行这项制度促使各单位抓好庭院(小区)绿化。
三是立体布绿,扩大绿量。动员市农发行、市直一幼等城区大多数单位,充分利用墙体、屋顶、阳台等空间地域开展绿化美化,增加绿化面积10多万平方米。
四是拆违透绿,还绿于民。去年以来,在市区大力开展拆违建绿、拆墙透绿活动,进一步扩展城区绿化视野,新增绿化面积20多万平方米。
五是城郊结合,提升形象。开发利用城郊结合部的土地进行绿化,提升枣阳对外形象。主要配套绿化316国道城区进出口路、寺沙省道(城郊)、汉十高速公路连接线以及太平、琚湾等乡镇入城道路,并在城郊四周岗地遍种果树及玫瑰花,形成特色绿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