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步行街市容整治工作进入攻坚阶段
本网讯 通讯员王启志、郑成艳报道:7月5日,利川市城管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再次来到步行街,张贴和发放《利川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关于开展商业步行街综合整治的公告》,同时对所有商户和摊点进行又一次劝告疏导工作,步行街市容秩序整治进入攻坚阶段。
利川市解放路步行街是2004年政府拆巨资打造出来的一条近乎全封闭的商业步行街。这条街道是利川城最古老的街道,也是商贸最繁荣的街道,街道两旁原有的房子多为老式木板瓦房,羊叉街、好吃街(后改名钟灵街)是老辈利川人心目中的利川城,利川城区就是以此为中心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改造前,街面破损,坑洼不平,当时的改造工程是立体式改造,不仅街面统一规格统一标准,而且临街房子也一并改建,路灯等市政设施更是超前高标准配置,改造后的步行街一度成为利川人一段时间来的骄傲,也成了政府最抢眼的德政工程和常提起的主要政绩之一。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步行街的功能越发显得单一,近乎全封闭的设计使东起丹桂园,中段被龙船大道拦腰切断,西至前进路成了两段死胡同,车辆严禁进出,商户大宗货送不到门店前;步行街的部分商户也自认为步行街全是他们私有,出店经营,占道打牌娱乐无所顾忌,而两轮摩的又常常违规载客绕进去,几乎没有通畅的消防应急通道,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和不和谐因素,特别是随着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逐年增多,城市道路交通压力更是陡增,居住在步行街的市民车辆停放问题、消防抢险、病危应急通道人为堵死的问题日渐突出,全封闭步行街的弊端多起来,要求取消步行街进出口条石、圆石球,甚至改龙船大道以西的步行街为单向右行机动车道的呼声愈来愈强烈。
今年3月份以来,利川市城管执法大队按照市人民政府和城管局的统一部署,对城区市容秩序进行了一系列强有力的集中整治,特别是对龙船大道、清江大道、清源大道和六合街、中兴街、和平北路等主干道的出店经营、占道经营、流动摊贩、夜市大排档和违规乱搭乱建的棚亭进行了彻底整治,城市市容市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认可。
整治之初,大家认为,这些流动摊贩不可能一次性全部取缔,加之步行街是全封闭设计,可以让一部分对环境卫生影响不大的摊点在里面暂时经营,对他们加大规范管理力度,将所有蔬菜摊点全部规范到北门农贸市场。一段时间以来,几乎各类摊点都涌进了步行街,据统计,出店经营、占道摊点达700多个,其中撑杆搭棚的400多个,他们不配合城管人员管理,不按规定规范经营,随意圈占街面,随意撑杆搭棚,摊贩摊贩之间,摊贩与沿街门店之间因“抢占地盘”,经常发生口角争执甚至打斗冲突等矛盾,一条街被各种棚亭、各种摊位挤占得水泄不通,小吃摊点油烟直接排放,污水随地乱倒,满街乌烟瘴气,收摊后满地是各种垃圾和石块、砖头、脏兮兮的棚亭和烂朽朽的木板,商业步行街成为出店经营、随意乱摆摊设点的泛滥重灾区。一部分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全然不顾及绝大多数市民的合法权益,环卫作业、市政设施维护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损害了城市形象,存在一系列重大安全隐患,市民对此更是怨声载道,他们多次到城管局,到办事处,到市政府反映情况,请求解决,在市民直通车上,从3月15日到5月18日,共发帖17次,措辞一次比一次长,要求一次比一次强烈。多数是步行街的商户和住户,也有关心利川发展的游客,这些情况引起了市政府和城管局的高度重视,就如何整治步行街希望得到市民出谋划策,但几乎没有市民理性考虑,大多只是一味责怪城管不作为,700多个摊主只堵不疏是不行的,会引起矛盾,造成不稳定因素,如何疏导是一个大难题,菜贩可以规范到大北门农贸市场固定经营,逢1、4、7赶集,如何处理这些搬进去的固定经营摊主与大批进城交易的乡下菜农之间的矛盾,还有小吃摊点疏导到何处,让步行街街道完全闲置可惜,适当保留不影响市容的摊点,如何控制数量,不控制数量又会成灾……
5月24日,利川市城管执法大队在市电视台、新闻中心发布了《利川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关于开展商业步行街综合整治的公告》,在各相关街道给予了张贴,同时对所有商户和摊点发放了1500《公告》并逐一进行劝导,同时给予一段时间让他们自行整改。可是,一个多月来,没有一家主动拆除,一部分人以种种理由证明他们占道经营是合理的,一部分人还到有关部门上访,他们却不顾全大局,对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的损毁全然不顾,牺牲了大多数人利益。经市人民政府批示,为全面巩固城区市容秩序整治成果,进一步规范商业步行街管理,维护步行街的正常秩序,决定于2013年7月9日对步行街市容环境秩序进行集中整治,依法规范出店经营摊点,依法疏导占道蔬菜摊点,依法取缔无证占道小吃摊点,依法取缔未经批准擅自设置的墙体广告、高空广告,依法拆除所有乱搭乱建的棚亭,依法打击噪音扰民行为,达到给广大市民一个良好的购物、休闲环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