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政务要闻正文

“天路”是这样筑成的

2006-07-04 16:25:34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200671,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它犹如一条神奇的天路,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从此画上句号。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早在1958年就已开工建设,198451,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正式通车。二期工程2001629开工建设,全长1142公里,总投资330亿元人民币。青藏铁路从酝酿到全线铺通,足足经历了48年。

铁路筑进被称为世界屋脊的西藏,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创举。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但中国科学家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和反复研究,建立冻土观测站,连续测取1200多万个数据,铁道部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进行冻土研究,最终克服了多年冻土、生态脆弱、高寒缺氧这三大世界性难题。更让人自豪的是,10多万青藏铁路建设大军凭着低压不低志气,缺氧不缺精神的信念,创造出一个个的天路奇迹。

据介绍,青藏铁路建设采用热棒、片石通风路基、铺设保温板和以桥代路等世界领先技术来解决冻土层问题,创造了世界海拔最高的车站、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永久冻土隧道等多项世界新纪录。青藏铁路还是目前我国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建设项目,从而将工程对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铁路沿线专门设置了33处通道供野生动物迁徙穿行。如今藏羚羊、野牦牛等野生动物依然自由地奔跑在藏北草原上。

此前,人和物资主要依靠汽车和飞机进出,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青藏铁路建成后,预计75%的货运量由铁路承担,将大大降低运输成本,使广大各族群众直接受益。

当我们亲眼见证一根根铁轨,被建设者们牢固地铺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冻土上时;当我们看见施工现场上各族人民齐心共建的热烈场面时;当我们看见因修建铁路拆迁从破旧房子搬进新房的沿线农牧民灿烂的笑脸时……我们不仅向人们讲述青藏铁路的过去、见证青藏铁路的现在,更应该预见它的未来以及和它紧密相连的青藏高原的未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