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布局 彰显未来城市方向
精心布局 彰显未来城市方向
——专访东湖绿道规划主要负责人、武汉地空中心高级规划师亢德芝
开工一年后,东湖绿道今日开通。
东湖绿道是如何规划的?规划的背后有什么故事?有哪些规划亮点赢得世界赞誉?针对这些问题,近日,记者专访了东湖绿道规划主要负责人、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高级规划师亢德芝。
东湖绿道先天条件最好
记者:为何去年才开始决定在东湖内修绿道?
亢德芝:其实,如何在保护好东湖的基础上开发,一直是一个难题。因为开发的前提是保护东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解决东湖风景区内居民的出行难题,东湖内开始筑堤修路。在此基础上,上世纪90年代末形成了环湖路。随着社会发展,经过东湖的机动车猛增,东湖不堪重负。
去年底,东湖隧道建成通车。自此,东湖过境交通走湖底,景区内禁行机动车。解决了交通问题,东湖绿道这才迎来建设的先决条件。
记者:东湖内修绿道,有哪些优势?
亢德芝:可以说,东湖绿道的先天条件最好。东湖内有连片的山和水,可长时间骑行、跑步,也有悠久的文化内涵。同时,东湖就在武汉主城区内,本身有很多美景,大家过来就像到自家后花园一样,方便快捷。这里建出来的绿道,让整个湖岸线形成公共空间,让人亲近自然,成为安全、连续、舒适、美观的风景。
未完工即获得全球点赞
记者:东湖绿道的规划,有哪些亮点?
亢德芝:东湖绿道规划亮点很多,比如景观的多样性,生态的包容性。如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全世界关注的重点。在规划中,东湖绿道不仅让市民实现“世界级慢生活”,同时规划了13条生物通道,以保护东湖内1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的生存。这也是武汉城市道路首次为野生动物预留通道。
此外,东湖绿道规划初就确定,营造更加开放的空间,磨山景区免费,让最美的湖景面向市民。
记者:这些亮点规划社会评价如何?
亢德芝:今年10月,每20年举办一次的第三次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召开。会上,东湖绿道设计团队受邀作发言。联合国人居署高级人居官员认为,武汉用绿道的形式,将东湖这一城市最大公共空间还之于民,这对其他拥有湖区的城市提供了示范效应。
愿打造全球最书香绿道
记者:东湖绿道的规划建设,体现了哪种城市发展理念?
亢德芝: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告诉世人城市不应该是“钢筋混凝土的森林”,而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城市不仅仅要发展经济,城市品质也很重要,人们应该在城市里找到很好的空间,不受干扰地骑行、跑步,诗意栖居。
记者:接下来,东湖绿道还会有哪些规划?
亢德芝:东湖沿线高校众多,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武汉有100多万大学生。规划之初,我们还希望将东湖绿道打造成为全世界独有的“最书香绿道”。接下来,希望东湖绿道增加更多的开放空间,尤其是增加校园绿道,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也让绿道惠及更多人。
来源: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