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城市总规》“画”出未来城市
3日,《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2012—2030)》汇报会举行。会议集中研究了《区域发展专题—黄鄂黄一体化发展研究》和《环大冶湖空间发展研究》。
环大冶湖空间发展研究提出“一脊两翼、双轴拓展”的总体结构和“一江两湖、两山七峰”山水构架。一脊指城市空间由环磁湖跨越黄荆山向环大冶湖地区发展,形成南北向的城市脊梁,新老城市中心均布局于该发展轴线上,城市空间依托城市脊向东西两翼展开。两条发展主轴为东西向城市拓展轴和沿江发展轴。其中,将长江、磁湖及大冶湖打造为主要的城市水系,并以东方山及黄荆山形成东西向绿楔,另有七座特色山峰点缀其间。规划还提出环大冶湖圈层布局,湖城相映的理念。大冶湖生态格局特色采用“圈层式”开发布局模式,将环湖地区划分为生态维育圈层、生态旅游休闲圈层、环湖发展圈层三个圈层。规划还对大冶湖新城核心区的选址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山南地区结合尹家湖高铁站建设新的城市中心,与原有的团城山形成南北两个综合服务核心;外围结合组团布局形成多个次一级中心。
黄鄂黄(黄石、鄂州、黄冈)一体化发展研究认为,黄石顺应区域连绵发展趋势,推动区域经济建设一体化发展,形成武汉都市发展区东翼重要的新中心。随着构建协调的城乡统筹发展区、均衡有序的城镇体系、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沿江城镇密集带,三市资源配置效率和城市职能协作程度将进一步提高。黄鄂黄的一体化,将不断扩大武汉城市圈的区域辐射和影响力,连同武汉都市发展区,将共同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增长极。(来源:黄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