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鄂州正文

鄂州:精细化“治尘”让天空更蓝

2018-06-25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精细化“治尘”让天空更蓝
用“北斗”追踪智能化管控从源头治理

  本网讯 通讯员戴静、高倩报道:6月的鄂州,天蓝云淡。记者走进位于寿昌大道的鄂州二医院新院区项目工地,出入口的喷头喷出雨雾,让人感到丝丝凉意。

  一辆辆渣土运输车,进入自动冲洗机冲洗后,依次通过大门口的沉淀池向外驶去。在驶离项目工地时,喷淋系统从高空对运输车进行喷水,抑制扬尘。“经过冲洗、沉淀后,车辆轮胎及车身上的尘土就不会带到马路上。”项目负责人介绍,他们投入10万余元,对项目工地出入口实施了路面硬化,建设沉淀池、冲洗池,并配备冲洗设备。

  “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是鄂州市环境建设的目标,确保“天更蓝”,就要加强扬尘治理。而建筑工地扬尘和车辆运输扬尘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治理扬尘可以有效降低空气细微颗粒物含量。

  为有效减少扬尘,鄂州市从2016年起,在泽林设置重载车进城冲洗站,免费冲洗所有进城重载车辆,对轮胎带泥、车身不洁的车辆,一律不准进入城区。同时,对全市在建的40余家建筑工地,要求围挡作业,对裸露的沙土及时覆盖;对全市四家渣土运输公司的运输车辆,进行统一改装,实行密闭运输;安装“北斗”和顶灯,实时追踪相关车辆的运行轨迹。

  扬尘治理需多管齐下。市渣土管理处还联合多部门执法管控,定点在城区主要出入口设立联合执法卡点,确保有效遏制运输撒漏扬尘,净化城市环境。

  如何高效管控好“一粒沙”,换来“天空蓝”?鄂州市借助互联网+,实现智能化管控。“如果发现有车辆撒漏、无密闭防护或出现污染等,我们就会立即在扬尘治理监控系统上‘派件’给相关责任部门,相关责任部门限时处置完毕后将结果反馈给我们。”市渣土管理处负责人说。

  细心的市民还记得,前些日子,在凤凰路综合交通畅通工程施工期间,工地统一采用蓝色围挡进行打围,围挡外面张贴着项目公示牌,有的还有致歉语、温馨提示、宣传语等;部分围挡外面还栽种了植物,进行绿化美化。同时,施工方还严格按照标准文明施工、全封闭施工,把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针对车辆运输和建筑工地扬尘,严格落实相关管理标准,加大执法处罚力度,1月至6月,查处渣土车运输过程中违规行为119起,其中立案10起,处罚6.1万元;简易案件109起,处罚2.1万元,督促现场整改和处罚渣土及现装货物未密闭车辆700余台(次),切实推动全市各消纳场及主要建筑工地抑尘设施逐步配套完善。

  为规范建筑垃圾处置行为,全市集中设置了吴楚大道周铺村、鄂东大道茅草村、百洪垃圾场3处建筑垃圾消纳场,城区装修类垃圾乱堆、乱倒、乱弃置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从建筑工地到重点路段,从企业堆场到消纳场,全市各级各部门综合施策,集中开展了针对性的整治,还市民一片蓝天白云。下一步,将强化源头管理,促进渣土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净化空气,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环保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29日,主城区PM10和PM2.5浓度较2017年同期分别下降16.5%和16.2%,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8%,达到76.7%,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市民的“蓝天幸福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