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老百姓“望房兴叹”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头顶上的瓦永远能让人心里踏实,一个挡风遮雨的家对老百姓来说比任何事情来得都实在。有一个个安定的家,才有和谐的社会。现在,住房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已经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而只有住房结构进行继续调整,住房价格的稳定,才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百姓的心事是政府最关心的问题,也一直牵动着九三学社成员的心。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九三学社参政议政的触角就涉及到百姓的住房问题。早在1993年2月,在上海市政协八届一次全会上,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就提出了《关于多造平价房,以加快本市住房制度改革的建议》的提案。建议落实职工住房建设主体;调动非盈利性职工住房建设公司积极性;要求市政府制订住房布局规划、优先安排非盈利性职工住房建设基地;多渠道筹集职工住房建设资金。提案对加快上海住房制度的改革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经分管副市长阅批后已由有关部门制订实施意见,被列为市政府1995年十五件实事之一。该提案被市政协评为优秀提案,并受到表彰。
2003年起,为了追求利润,房产开发商建造了不少大户型房子,上海的房价持续走高,上海房地产市场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许多动迁户面临拿着补贴的钱不够买房的困境,在“居者有其屋”、“一次性到位”想法的支配下,大多数人想买房又买不起较大户型的房子。时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社上海市主委的谢丽娟敏锐地意识到供房结构中这种不合理的现象,组织专家深入调研,形成了社市委提案《关于调整本市住房结构与租售并举的建议》,并在2004年市政协大会上提出。为此,谢丽娟同志给当时的市委书记和市长写了信,强调了调整住房结构问题的重要性。该提案被列为市政协主席促办重点提案。
在谢丽娟副主席的努力下,由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和九三学社上海市委联合组成的课题组,调研了日本、香港、天津市和苏州市房地产市场,了解了苏州新区的青年公寓,深入上海长宁和闸北两区实地调研租赁工作。同年,市政协和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又联合举行了“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研讨会”,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解放日报》、新华内参都作了报道。2006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展租赁房市场”。为配合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调控,促进上海市房地产市场的稳步健康发展,2006年初,谢丽娟副主席再次牵头,课题组召开了金融、税务、银行、媒体系列座谈会,深入上海部分区的房地产部门及房地产交易中心调研,形成了上海市政协常委会《关于上海市房地产形势发展》的建议案,提交给上海市政府。
九三学社中央也一直高度关注住房保障建设。早在2001年,2002年,时任建设部科技司司长的九三学社参政议政研究中心赖明同志分别就关于建设廉租房问题向当时的政协大会提交了提案和建议。2004年,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九三界别的提案《关于调整我国城镇供房结构的若干建议》引起了社会关注和有关方面的重视。
2004开始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起到了显著成效,但总的看来,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明显遏制。如何保障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者的住房权利,体现社会公平,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九三学社近年来一直对此保持高度关注。
2005年7月26日,韩启德主席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谈到“大力发展和完善住房租赁体系”时指出,我们十分赞同国家采取的“扩大廉租房、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建设”的措施,但我们更强调大力发展和完善住房租赁体系。我们现在大力发展商品房,固然有解决居民住房和“拉动内需”之双利,但也容易成为投机的土壤而形成房地产泡沫。事实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把租赁房建设作为解决居民住房的重要途径。美国家庭自有产权房比例只有68%,香港则通过建“公屋”并低价租赁来满足30%家庭“居者有其屋”的要求。因此建议:第一,政府要研究制定租售并举以租赁为主的住房发展计划和政策,引导国民理性对待住房消费,形成合理的租售房结构;第二,政府要制定鼓励房地产商建造经济租赁房的政策,发展租赁房市场;第三,制定享受廉租房的条件和规划,并加强管理,把好事办好。
在2006年的高层协商会上,韩启德主席多次对住房保障及其相关问题提出建议。2007年,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九三学社以中央名义提交了《关于强化住房保障职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建议》的提案,提案建议强化政府“住房社会保障”的责任,大力发展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集中力量解决好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该提案与民革中央等其他四个党派相关提案一起被列为重点提案,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好评。6月4日,国家建设部对九三学社中央的提案做了数千字的回复函,就如何“强化政府住房社会保障的责任问题”、“引导居民树立适合国情的住房消费观念问题”、关于“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问题”、关于“改进规范经济适适用房制度问题”、关于“出台财税激励与约束政策问题”等系列问题进行了认真探讨;6月5日,国家建设部就此类《关于解决百姓住房问题的提案》进行协商办理。国家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中编办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在2007年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联组会议上,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指出,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住宅与房地产业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政府的“住房社会保障”责任没有落到实处,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持续增长,把住宅与房地产业当作拉动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只重视房地产的商品属性,而忽视了住房的保障品属性;一方面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增加拆建面积,从而刺激了对住房的刚性需求。通过经营土地获取巨额土地收益,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许多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一些地方的财政收入60%以上来自土地收益;另一方面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供应普遍不足,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没有得到有效保障;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不清、财政收入分配不合理导致中央与地方“博弈”。一方面中央将大量的优质税源,财政收入纳入中央预算,中央政府的财政税收大幅增加,但对具有保障性质的中低收入、特别是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没有财政支持制度;另一方面地方在缺乏财政收入支持下又要加快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只能经营土地或经营城市以支撑发展,同时对中央政府三令五申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的廉租房制度和经济适用房制度采取实际上的消极态度。三是我国居民住房消费观念普遍存在偏差,而各级政府没有必要的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四是一些舆论界和学者死死盯住房价的高低是一个错误的导向,房价的暴涨与暴跌对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是没有好处的,这是许多发达国家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已经证明了的。正确的做法是应该监督政府是否将廉租房制度和经济适用房制度落到了实处,让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是否已建立了适当的约束机制,遏制不切实际地追求“炫耀型、摆阔型”的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消费误区,引导消费者选择经济、适用、合理、节约的户型面积。赖明副主席还就住宅与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问题提出了5条建议。
这些提案建议对促进国家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2007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提出了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
在2008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九三学社中央又一次就有关百姓的住房保障问题提出了《关于落实廉租住房保障的建议》。《建议》分析了目前落实廉租住房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提高认识,践行执政为民理念”、“开展全国城镇房屋普查”、“大力加大中央和地方对廉租住房的财政投入”、“加强监督检查”、以及“不断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等方面提出了意见。
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是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和谐音符。九三学社将继续关注住房保障建设问题,因为,百姓心里的踏实感是社会稳定的最基本因素。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