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顶美”行动全面展开
城管部署方案多处开展清理市民踊跃报料
“顶美”行动在江城全面展开
全市共将清理5.78万处楼顶、雨阳篷上的各类垃圾,至今年年底,将基本消灭美丽江城“头顶”的“疥疮”;在根据条件实施楼顶“平改坡”和绿化美化后,还将组织“最美楼顶”评选,并形成从责任分工到监督考核的长效管理机制、真正根除楼顶垃圾顽疾……昨日,武汉市城管局向全市部署“顶美”行动方案。与此同时,城管环卫、社区群干和志愿者在江城多处开展了清理楼顶垃圾的活动。
昨日上午,武汉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向媒体公布了“顶美”行动方案。据介绍,根据前期的调查摸底,7个中心城区、2个开发区、东湖风景区、化工新区以及6个新城区,共有5.78万处楼顶垃圾。城管将全面发动组织街道群干、社区居民、物业公司和辖区单位力量,首先从全市30条重要干道以及各主要景点周边开始进行整治清理,至今年9月底,将在对5.78万处楼顶垃圾整治的基础上实施改造和美化。到年底前,城管部门还将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对楼顶垃圾清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据透露,此次行动所需资金,将通过“以区为主,街为基础”的方式筹集,武汉市财政局将设立市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对整治效果明显的给予适当补贴和奖励。
为确保行动效果,市城管委制订了严格的考核标准:凡市民投诉属实、楼顶垃圾一周内未予清理的,相关城区或街道将被“大城管”扣分;今年10月1日起,楼顶垃圾将正式纳入“大城管考核”,并将由城管委组织第三方进行检查评分。今后,城管委还将充分发动规划、建设及房管等相关部门,携手从源头上消除楼顶垃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昨日,汉口前进街、民意街、劳动街等多处街道组织人手对辖区内的楼顶垃圾进行了清理。50多位市民致电本报提供楼顶垃圾线索。(来源:楚天都市报)
【相关新闻】
三大原因导致垃圾成堆
图为:江岸区城管局执法队员、环卫工和社区志愿者在清理楼顶垃圾 记者魏铼摄
老旧居民楼乱堆成习惯
破门板、废床垫、旧衣柜——昨日上午9时许,江汉区前进街组织前进环卫所工人、社区志愿者及群干共20余人,对该街燕马社区3栋及6栋的楼顶垃圾进行了清理。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距轻轨直线距离仅50余米的居民楼顶,堆满了居民弃置的各种废旧杂物,受此影响,整个楼顶隔热层约有一半破损,有些破损处甚至长出了小树。
据介绍,该楼建成已有18年,社区内共有类似的老楼15栋。参加清理的社区志愿者徐毅告诉记者,社区曾组织过多次清理,但还是无法消除楼顶乱堆乱放现象。“如果清理后再进行美化,将这楼顶打造成空中花园,居民自然会爱惜,不会再堆垃圾了。”
该街分管副主任任涛说,部分居民有乱堆放的不良习惯,而此类老旧居民楼又无物业管理,导致管理难度相对更大。街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组织清理一次,但一般仅能保持一个月左右。这些陈年垃圾不但影响环境,还给顶层居民带来漏水等困扰。
至昨日中午12时,清理队伍从两栋楼顶共清理出约5吨垃圾。
为省清运费 楼顶堆建渣
昨日,在位于汉口京汉大道706号仁厚社区的一栋三层楼楼顶,记者看到大量沙子、石块等建筑垃圾,“肇事”者则是该楼二楼一家网吧的老板。
社区负责人介绍,二楼网吧老板为了省下装修垃圾清运费,就将这些垃圾堆放在楼顶。“装修后不想出垃圾清运费,觉得拖到楼顶就没人看到了,现在才知道这样做很不对。”为表达认错的诚意,网吧老板昨日也带着4名员工,与50余名志愿者一块儿清理楼顶垃圾。
民意街分管副主任刘中华介绍,经大伙4个多小时的奋战,昨日共清出约15吨垃圾。今后,街道城管科将加强对楼顶的监管,并与社区、经营户等实行联管,随时查看楼顶状况,并对晾晒等进行规范。
垃圾随手扔 楼下遭了殃
“我们这里楼下平台有不少垃圾,弄得污水也排不出去,实在让人心烦。”昨日,家住汉口惠济路的肖女士致电本报“吐槽”。得知这一情况后,江岸区劳动街负责人立即组织城管队员和街道群干来到现场清理。
肖女士反映的地方在惠济路13号邮电宿舍小区里。肖女士所住的是一栋8层楼房,一些楼上住户常将各种垃圾随手抛至楼下,楼下正好有一处厂房设备,造成“死角”,时间一长便形成垃圾堆。“这些垃圾不但脏乱,夏天还散发出异味,我们连窗户都不敢开。”居民们抱怨说。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硚口区荣东社区、武胜路汉华花园等处。
虽然很多老旧楼房的楼顶都很脏乱,但在走访的过程中,记者也发现了一些做得较好的楼栋:花惠社区内多栋建成已30余年的老楼,楼顶楼道均十分干净。对此,该社区主任乐秀玲介绍,街道、社区每个周末都会组织志愿者进行楼顶及楼道的打扫,几年来已形成一种习惯。“长期坚持这样的活动,不但能及时清除垃圾,同时也是对居民们的一种教育。当居民们都形成了‘乱堆乱放不对’的意识,环境自然就会好得多。” (来源:楚天都市报)
一栋居民楼顶扫出20余吨垃圾山,本报联合武汉市城管局发起“顶美”行动
清理楼顶垃圾,净化城市“第五立面”
图为:江岸区一居民楼顶上整理的数百袋垃圾等待吊车清运(资料图片) 记者朱熙勇摄
昨日,在汉口新华街江北社区24号,一栋8层楼老旧居民楼顶,新华街环卫所清理出20余吨垃圾。记者进一步探访发现,“楼顶垃圾”在三镇并不鲜见,它不但破坏市容环境,困扰居民生活,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在江北社区,记者看到,整个楼顶被一人来高的废弃物垃圾占满,几乎找不到地方立足。除大量建筑垃圾外,还有不少废门板、旧窗框、破家具等,环卫工人正奋力将垃圾扒开归堆,再捆扎好运往楼下。据社区负责人介绍,这座8层楼建成已有20多年。多年来,居民们不时将各种废弃物搬到楼顶放置,时间一长便形成这么一座无主“垃圾山”。
“别看这房子不大,至少清出了20吨垃圾。”新华街环卫所所长张向文告诉记者,自昨晨7时起就开始清理,直到下午2时许才完成。
新华街办事处主任杨俊透露,经过半个月的调查摸底,该街道9个社区内,共有40余栋楼存在着“楼顶垃圾山”,初步估计至少有160余吨,街道将力争在两个月内全部清理完毕。
据介绍,楼顶垃圾包括三种类型:一是部分老旧小区居民淘汰的旧家具、废弃不用的衣物;二是居民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第三种则是附近高层住宅的“随手抛”,该市曾多次组织整治清理,但因种种原因始终难以根治。
武汉越变越美,但美丽背后也有缺憾:从高处俯瞰,这些屋顶堆放的杂物和垃圾,与城市街道干净整洁形成鲜明对比。楼顶作为城市的第五立面,不应留有文明死角。
为此,本报与武汉市城管局联手发起“顶美”行动,在清理陈年垃圾的同时,也倡导市民摒弃乱扔陋习,打造更文明更美丽的家园。
你家附近也有这种楼顶垃圾山吗?出行时,你是否曾看到过刺眼的楼顶垃圾?
今日起,欢迎市民拨打本报“顶美”热线(027-88567223),提供线索,也可对治理楼顶垃圾、改变不良习惯提出建议。本报也欢迎各社区、高校志愿者们积极报名,我们将与城管部门组织行动,清除楼顶垃圾,根治顽疾,创造文明环境。
【现场直击】
轻轨沿线楼顶垃圾刺目,城市风景线“很受伤”
“本来是想带同学领略一下‘大武汉’的风采,没想到,结果却看到令人败兴的垃圾。”武汉科技大学大四学生小刘对记者说。
昨日,她告诉记者,前不久,河北同学小冯第一次到武汉来玩,她兴冲冲地带着小冯游江城、逛步行街、乘坐武汉地铁和轻轨,“看看咱们武汉,现在真正有了国际化大都市的模样啦!”
可当他们搭乘轻轨行至汉口循礼门一带时,小冯指向车窗外,他们看到大煞风景的一幕:紧邻着一座大型超市,一栋两层楼房的顶上,铺满了花花绿绿的垃圾。因旁边一栋建筑正在拆除,所以这些垃圾主要是碎石乱砖,但也夹杂着许多塑料袋、包装纸等,显得十分杂乱。“从轻轨上看,居高临下,看得特别清楚。当时别提我有多尴尬了。”
顿时,之前两人欣赏到的三镇繁华、整洁,都化作了“浮云”,这“楼顶垃圾场”堵在心里、打消了游兴。
社区居民楼顶垃圾成堆,看着确实“蛮扎心”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汉口解放大道新育村社区内。从一栋居民楼的四楼向下望去,见旁边一座平房顶上脏乱不堪:既有大量枯枝败叶,更有垃圾袋、包装盒、饮料瓶,还有被扔掉的破旧地毯、玩具衣物等。很多袋装的垃圾系从高空抛落,着地时受到猛烈撞击,袋子破损,明显来自厨房的生活垃圾散落在外,而地上还漫溢着已经发绿的污水,简直令人恶心欲呕。
一位中年男子正巧上楼,听到记者谈及此处的垃圾时,他也表示:“看了确实蛮扎心。我们上下楼时,根本就不敢往那边望。”但当被问及“这些垃圾是从哪儿来的”,他却连连摆手:莫问我,我不知道!
据负责这一带卫生保洁的环卫所负责人介绍,尽管楼顶垃圾并不在环卫工人清理的范围内,但因居民反映强烈,所里仍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清理。“过年前才收拾过的,但过不了多久就又成了这么一大片。”记者看到,此处的部分垃圾已被环卫工人捆扎“打包”,该负责人说,这几天就将派人全部清理。
客运站旁垃圾“花样”多,有人种菜有人随手丢
在武昌梅苑路,傅家坡长途客运站出站口处有个“八层楼”,旁边一家汽修公司的顶部平台,面积约为400平方米。记者在这里看到,垃圾堆着约半米高,既有建筑垃圾,也有生活垃圾,甚至还有人在平台上铺上泥土、种起菜来。
住在不远处的张先生说,前段时间风比较大,不时会将废纸或塑料袋等垃圾吹得四处都是,甚至有时会飘到自己家里来,“害得我们都不敢轻易开窗户”。
令他更心烦的是,这天气越来越热,到夏天垃圾还会散发出难闻的异味,“那我们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对此他非常无奈,“这些垃圾也不知道是谁扔的,也不知道该找谁来管,难道就任由它越积越多?”
【记者观察】
城市“头皮屑”为什么屡治不绝
屋顶垃圾被人形象称为城市“头皮屑”,武汉市曾多次清理整治但屡整不绝。
昨日,江北社区一名负责人说,老旧居民楼往往整体收入水平较低,且居民平均年龄偏大,这部分人群更易形成“攒”垃圾的习惯。而这类住房面积更小,屋里无处安放这些废旧物品,便搬到楼顶上放置。事实上,这类历经多年积存而来的楼顶垃圾,约占到总量的90%。
最令市民反感的,还是高空抛掷而下的垃圾。明明家里有垃圾桶,楼下不远处也有垃圾箱,但有少数人仍罔顾社会公德,仅图一己之便,扔下的垃圾不但破坏环境卫生,还可能伤及他人,造成严重后果。
记者从武汉市城管局了解到,按照有关的工作条例,环卫部门仅负责街面道路等处的清扫保洁,而“看不见”的楼顶垃圾,则不在其职责范围之内。
来自房地部门的说法,小区大楼屋顶的垃圾,应由物业公司负责;一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则声称:没有任何法规要求物业部门必须承担清理楼顶垃圾。在探访中记者发现,许多存在大量楼顶垃圾的居民楼,根本没有引入物业管理,因此处理起来就更为麻烦。
“没人管”,正是一些楼栋顶部垃圾越积越多的主要原因。一旦垃圾量大了,处理难度更大、成本也更高。一社区负责人说,清理楼顶垃圾不但要雇请民工,还可能要租借吊车等大型设施,这些钱由谁出?另外,清理过程中万一发生事故怎么办?责任谁来负?鉴于这些顾虑,没人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
针对楼顶垃圾,武汉市城管环卫部门也曾开展过大型的整治行动。如在2007年6月至8月,全市1.7万多处楼顶,就清除了7100多吨垃圾,当时效果相当显著。但清理仅是一次性行为,而已养成习惯的那部分居民,并不会因此而改变。于是,整治过后没多久,又有人往楼顶抛掷、堆放垃圾,很快就又形成新的“垃圾山”。
正因如此,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陈恢忠说,楼顶垃圾的产生,形成既久,涉及面也广,“小恶”的破坏性其实巨大,若想矫正,则需要有关部门极大魄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来源: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