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古楼三举措 定叫古城换新颜
日前,古楼街办发布了2016年城市管理工作要点,古楼街道党工委委员王来红称,今年全街城市管理的方向将以“改”字为主,推出创新的举措,特别是要对辖区重点难点的城建问题进行逐个击破,为古楼穿上“新装”。
强化整治措施,攻克城市顽疾
“脚都没地方搁,更别说过车子了。”一提到南浦路花仙子夜市,在附近住了二十多年的陈爹爹除了摇头还是摇头。驱除油烟和占道经营,成了老人心头最大的愿望。
诸如花仙子夜市、南浦路跳蚤市场等地的占道经营、环境脏乱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古楼辖区的城市管理顽症,古楼街办反复整治过多次,但效果不佳。“今年要对症下药,争取找出最好的法子解决它。”王来红对记者说。街办将不断强化管理措施,完善功能,重拳出击,坚决取缔南浦路跳蚤市场和花仙子夜市占道经营,将其原有经营商铺全部引导到武昌大道大通驾校新建的引导场所内和吴都古肆东疏导点经营,配合拆除南门村万润发马路市场。
此外,街办将筹资对儒学、四眼井、北门、飞鹅4个社区辖区内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立面和店招进行翻新改造和道路刷黑。同时,对江碧路沿线一带开展全方位整治与改造,硬化路面,修整许家巷、小南门巷等地的处断头路、破损路,取缔占道停车、修车行为,彻底取缔明堂市场广场前后、小区消防通道、住宅区院内占道经营,拆除熊家巷37个历史违章搭建亭棚,恢复道路通畅,方便居民出行。加快棚改步伐,建设美丽家园
“我是一名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现在政府的棚户区改造政策这么好,我非常支持。在棚户区住了几十年,也很想住上环境优美的小区。”家住南浦坊的沈阿姨对记者说。
沈阿姨的心愿有望很快得到实现。
街道党工委委员王来红说,城市棚户区改造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促进街道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据悉,古楼街办今年在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又有新动作。街办把棚户区改造与城中村、老旧区片改造有机结合,将争取资金1000万元,投入棚户区改造。预期年内将逐步完成村湾路灯、次干道墙体刷新、植树布绿和村级集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古楼街办2016年将在现有的庙鹅岭、五里墩4个美丽乡村试点基础上,新添五里墩村七组作为试点。以试点延伸至全域城中村环境整治工作,彻底改变城中村“脏乱差”面貌,建成宜居宜业的美丽、文明、祥和乡村。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理质量
“快来,快来,家里厕所堵了,小区灯坏了……”儒学社区的网格员小吴向记者诉说,“在社区,网格员时常被一些分外之事纠缠,可又不忍心拒绝,居民信任你,哪能袖手旁观。”
今年,居民将不必病急乱投医。对于无人管理小区,古楼街办将探索“网格-小区-楼栋”三级管理体系,通过分片包干、全面覆盖、分级管理的思路,完善老旧住宅小区物业自治管理,自行处理生活中的小问题。
另外,古楼街办将进一步拓展城管服务领域,继续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将庙鹅岭村、飞鹅社区两个单位区域内主次干道、背街小区经营秩序管理纳入市场服务外包范围,实施监控管理,从而使辖区内重点部门网格管理全覆盖,将小区庭院牛皮癣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实施打包治理。通过服务外包模式,有效调动市场的力量,解放政府城市管理资源,消灭管理的死角,提升管理的质量。(柯明珠、谢辉)
来源:鄂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