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仙桃正文

仙桃:背街小巷变形记

2015-10-30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背街小巷变形记
——写在市环卫局实施“一把扫帚扫到底”一周年之际

  “现在的我们社区环境好多了,每天都是干干净净的,环境好了,我们心情也好。”在何李二路、杜柳中心路、华冠巷等背街小巷走访时,听到了来自附近居民的赞扬声。

  2014年初,市城管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提出“一把扫帚扫到底”的环卫一体化改革,将城区50个村居、社区环卫保洁进行全部接管,接管1年多,10月中旬,我们走访了背街小巷,亲历了背街小巷环境卫生的变化。

  常态化保洁背街小巷展新颜

  在何李二路沔阳北7巷,500米长的巷子干净得不见一点白色垃圾。一位身穿环卫工作服的阿姨正在清扫巷子内的白杨树落叶。

  经过交谈,得知清扫的阿姨叫胡腊芝,3个月前进入环卫系统,负责何李二路沔阳北7巷至华冠巷沔阳北8巷内所有横纵巷道的清扫保洁。她说,我们清扫是不留一点死角的,连别人家门口的清水平台都要扫到,两边街道要扫到墙抵墙。

  在何李二路做生意的向女士说,以前巷子里总是脏兮兮的,到处都是白色垃圾和生活垃圾,很少看到有人清扫,只有在上级有检查的时候才会有人来突击打扫一下。现在不同多了,每天都有人在打扫,而且是整天都在路上扫,还有专门的人定时上门收灰,又规范又干净,现在与过去真的没法比了。

  走四清河路、杜柳中心路、新生社区中心街,看到的都是同样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状态,与沿线居民交流,无不对环卫保洁工作拍手称赞。

  设施更完备工作人员更精心

  走访中,市环卫局洁达清扫公司总经理翁曾波告诉我们,现在仙桃城区共有1700多名环卫工人,其中650多人在社区服务,为3000多条背街小巷清扫保洁。

  为提高保洁质量,他们每月定期对片长、组长等基层管理者进行业务培训,并由他们对清扫保洁人员进行一对一培训,讲解清扫保洁要求和标准。

  郭美香是环卫局第八片区的一名组长,我们来到华冠巷时,她正在里面巡查。郭美香告诉我们,每天早上4点半上班,到晚上9点半,几乎全天都在路上,就连中午和晚上吃饭时间,她也需要和另外一个组长及片长协商,3人排班分时段进行。

  “工作确实辛苦,工资也不高,顾了工作就顾不了家,但看到辖区干净了,听着老百姓的赞扬就格外有成就感,也就不觉得累和苦了。”郭美香告诉我们,去年接管社区后,环卫局就统一更换了一批环卫设施,为每户配备了1个垃圾桶,主动上门与业主沟通要求垃圾入桶。清扫的勤了,环境也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巷道日趋干净,巷子内随意丢弃垃圾杂物的现象也日趋减少。

  翁曾波告诉我们,为改善背街小巷的环卫设施,城管局先后投入了700多万元更换摇铃收灰车、挂桶车、垃圾桶等环卫基础设施;在人员开支方面,全年仅支付背街小巷环卫人员工资就多达900多万元。

  今年5月份,省住建厅公布了2015年第一季全省城市管理暗访检查情况,我市综合排名位于全省第6名,其中10个单项排名全省第一,市民对“城区环境卫生总体评价”、“城市管理和环境变化”的满意率高达98%。

  同管理同考核大街小巷一个样

  56岁的赵翠娥是一位老保洁员,在接管社区之前,她隶属于杜柳社区,由社区管理并发放工资。环卫局接管后,她重新上岗,仍旧在杜柳社区做清扫工。

  “以前扫地都是凭良心,基本上每天早上搞一哈就行了,其他的时间摸牌、带孙俺子都没人管,现在不同多了,上班的时间必须在路上,要不然就要被扣分,扫地不干净也要被扣分。”赵翠娥告诉我们,现在正值秋季,树木落叶厉害,她所负责的杜柳中心路道路两侧都是行道树,为了按时保质完成清扫任务,每天早上她都把爹爹拖着一起帮忙清扫。

  与赵翠娥交流时,正巧市城管局督查室的考核员在此路段抽查考核,只见他们拿出撮箕和塑料袋,在路面上划定一平方米的地方,扫了一处细灰带走了。

  随行的考核员杨丽琴告诉我们,当前环卫系统对清扫保洁效果实行四级考核机制,城管局督查室、环卫局考评中心、洁达清扫公司考评部、片长考核等逐级考核。现在清扫考核是“以克论净”,以清扫1平方米内的细灰重量,确定清扫保洁的清洁程度。

  杨丽琴说,现在考核员全天都在路上,他们将城区的23个片区划分为10个小组,每3天轮换为1个小组,对清扫保洁效果、环卫设施清洁等进行逐一考核,所有考核标准与主次干道同步,考核也采取统一标准和要求。

  杜柳社区副主任杜小明告诉我们,无论是保洁效果还是日常管理,现在都与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走在社区的大街小巷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环境卫生好多了,街道整洁了,环境卫生和主次干道几乎没什么差距了,希望能继续保持,真正让背街小巷与主次干道长久一个样。(危明、涂阳文)

来源:仙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