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林城 绿满黄石
两年后的黄石,不仅高楼林立,更是绿满东楚。19日,《湖北省黄石市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3-2017年)》(以下简称“《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森林面积增至21693.21公顷
“在寸土寸金的时代,黄石市委、市政府愿意用大量土地来植绿,力争两年创建省级森林城市,非常难得。”面对黄石“生态立市”的坚强决心,不少评审会专家发出感慨。
的确,刚刚出炉的《规划》,给黄石人民勾勒了一幅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美丽蓝图:优先保护好现有山体、水体和原有地带性森林植被,大力发展近自然林,协调处理好山、水、城、路等森林体系建设,塑造“山水林城,绿满黄石”形象。2016年末,规划区范围森林覆盖率由26.81增加到37,森林面积由15544.4公顷增至21693.21公顷。
据了解,我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投资估计达76084.25万元。
一核一脊添两翼 两带两廊多节点
“一核一脊添两翼、两带两廊多节点。”评审会上,省林勘院相关责任向大家清晰描述了黄石森林城市建设工程空总体格局。
“一核”,是指以磁湖为中心,打造绿色核心区域;“一脊”,是依托“黄石老城区——行政中心——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一南北向“大黄石中轴线”, 重点建设一批生态效益高、景观效果好的城市广场绿地、道路绿化景观带。
以长乐山、东方山为一翼和由黄荆山为另一翼组合的“两翼”为基础,建立两道森林屏障,通过山体生态修复、工矿废弃地治理、有林地管护、补植、封育等,严格控制生态间隔区范围,保护、引导城市发展。
同时,依托沿长江和大冶湖两条水系分布,建立两条带状生态间隔区(“两带”)。沿长江城区段27公里范围内,建设宽30-50米的防护生态景观林带;环大冶湖沿80公里,宽20-30米的湿地景观带。
“多节点”是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重点建设项目为典型,如建成区主干道提质增绿、立交桥立体绿化等。
新增公园绿地131.08公顷
据了解,到2016年,规划区建成区人口将达78万人,建成区面积达80平方公里。根据《规划》,城市建成区绿化将以磁湖为绿心,以主、次干道为脉络,以公园、景区为骨架,以矿冶文化和山水文化为内涵,构筑“湖、城、园、山”的山水城市布局形态,形成点线面多层次复合型现代园林绿地空间格局和“半城山色半城湖”的城市景观环境。
城区建成区绿化将从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立体绿化及地面停车场绿化和其他绿地建设着手。其中,公园绿地将新增卫王湿地公园、骆驼山山地生态公园、柯尔山山地生态公园、白马山山地生态公园、青墩山公园、牛头山山地生态公园等公园绿地,扩建团城山公园,提高建成区树冠覆盖率,新增公园绿地面积合计131.08公顷。(陈珉)
来源:黄石日报 责任编辑:陈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