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鄂州正文

鄂州:市城建委多措并举确保城乡建设“开门红”

2017-02-17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本网讯 新年伊始,鄂州市城建委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二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各项部署,围绕国际航空大都市建设大局,认真研究城乡建设首季“开门红”各项措施,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多措并举 推进建筑业“开门红”

    一是督促企业在建工程迅速复工。2月10日前已开工74个,占在建项目复工总数的60%;2月14日前其余52个在建项目全部复工,复工率达到100%。
    二是加强建筑市场信息报送动态监管。建立建筑市场动态分析制度与分月调度工作机制,及时跟踪掌握建筑施工企业经济发展和数据信息报送情况,并与市统计局建立季度会商机制,督促3家未入库建筑施工企业向市统计局报送统计入库资料,争取第一季度实现上报数据。

    三是跟踪做好企业资质升级服务工作。帮助2家企业申报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业绩补录工作,并将申报资料报省住建厅。鼓励企业申报多项资质,引导企业从单一建房为主向专业合理分布转变,适应不同建筑市场需要。

    四是引导本地企业积极参与市内外市场竞争。拟引导现有实力较强的湖北沼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福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文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鄂州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等几家企业强强联合,抱团发展。引导优势企业发挥各自资金、人才、技术优势及企业资质再升级,开拓市外承揽范围以及大型建筑工程项目。

  强化力度 督促市政工程全开工

    一是加强开工调度。计划一季度开工建设工程项目25个,完成投资2.46亿元。其中:开工市民中心、凤凰大桥、洋澜湖湿地公园一期、马鞍山道路及地下综合管廊等续建复工项目14个;开工就业服务中心、档案馆、新港路、城管设施、吴楚大道西段照明等新开工项目11个。

    二是科学制定城建计划。迅速会同水务、交通、房产等有关部门及各区(开发区、新区)修编完成《鄂州市2017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报市政府审批。对照“十三五”规划项目库,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全面做好储备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滚动建设、紧密衔接。

    三是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明确各建设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拟采取的建设模式、年度计划完成投资、年度形象进度、重要环节时间节点、责任单位、项目业主、责任人,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目标责任管理倒逼建设任务落实到位。

    四是开展城建项目攻坚。征地拆迁攻坚,强力推进马鞍山道路及地下综合管廊、滨江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新港路等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工作。项目前期攻坚,完成龙头公园概念性规划方案、天龙山公园一期、滨江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设计方案优化工作和凤凰路地下通道及道路提档升级方案设计工作;完成市档案馆EPC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滨江防洪及环境综合整治设计招标、东洋澜湖生态修复二期施工招标、滨湖西路地下通道施工招标;启动空都市区安置小区PPP+EPC招标、洋澜湖激光水秀施工招标。

    五是强化建设调度力度。建立各部门、区(开发区、新区)项目建设调度机制,一周一调度。建立全市项目建设月度通报制度,汇总统计各部门、区(开发区、新区)月度完成情况,形成全市项目建设月报,每月28日前上报市委、市政府。六是加强项目监督管理。严格遵循基本建设程序,依法、依规、依程序建设;严格落实各方主体责任,保证安全质量;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打造“廉洁阳光”工程。

  抢抓机遇 招商引资出新招

    按照“大招商”的思路,利用航空都市区建设资源优势,积极推进鄂州市建筑现代化工程。

    一是鼓励城建系统干部职工围绕建筑产业链找信息,积极参与招商。加强考核力度,把招商成效、引资实绩作为考核干部、选人用人的主要标准之一,营造千军万马抓招商的浓厚氛围。

    二是围绕标准设计、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等方面,以航空都市区拆迁安置房建设为载体,采取PPP+EPC模式,重点吸引中建三局、武汉市葛州坝集团、中铁十二局、十五冶等外地建筑大企业落户鄂州。拟建议市政府将航空都市区拆迁安置房建设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作为鄂州市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