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住建委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本网讯 近年来,仙桃市住建委按照建设水乡田园城市的总体定位,认真履行“三建两管理一指导”职能,进一步统筹城乡建设,创优人居环境,擦亮城市“名片”,逐步增强城市吸附力、乡镇吸纳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发展平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深化住建系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务效能,提高办事效率,夯实经济发展软支撑,主要做法如下。
扩规扩容,打造宜居宜业的创业环境
经济发展靠项目,项目落户靠环境。仙桃市大力完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为企业落户构建功能完善的发展平台。
一是大力实施“道路贯通工程”。每年围绕城市市政重点工程和园林绿化工程投入资金近5亿元,加快实施南城新区、城东工业平台、干河食品工业园、西流河化工园道路路网建设,配套推进绿化、排水、路灯等设施建设。目前,占地23平方公里的南城新区、15平方公里的城东工业平台、6平方公里的化工产业园、10平方公里的食品药品产业园,路网基本健全,具备大规模项目落户条件。
二是大力实施“公交畅通工程”。根据企业职工及市民出行需求,先后开通汉江路至市人民医院、流潭公园至市人民医院的16、18、20路公交线,延伸7、9、12、16、18等多条线路,并探索试行“定制公交”、“车辆租赁、客运出租”等多元化定制服务,为六合金属、黄金建材市场等城郊企业提供一流的服务,做到了公交服务与平台扩张同步、与企业选址同步、与职工上下班同步,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快捷畅通的出行环境。
三是大力实施“燃气联通工程”。天然气作为高效、经济的新型能源,逐渐被企业青睐。特别是食品工业园企业,将天然气作为企业落户的先决条件之一。督促指导天然气公司加快天然气管道铺设力度,使天然气管道逐步向食品工业园、城东、城南工业平台延伸;同时,深入实施天然气“镇镇通”、“村村通”工程,满足镇、村工业企业用气需求。目前,城区天然气管网覆盖率达到90%,9个乡镇、4个行政村使用上天然气。
提速提能,打造优质的政务环境
一是全面梳理审批事项。按照行政审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要求,全面梳理审批事项,督促住建系统所有审批事项进驻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受理,力争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目标。同时,全面取消住建委所有行政审批收费项目,实现了“零收费”目标。
二是全面推进“一网通办”。依托政务服务网运行系统,实现部门自建系统与全市政务服务网和“一窗受理”平台的对接;建筑行业具有网上办理平台的单位及时与省住建厅对接,办理平台融入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事项受理、审批“一网通办”。
三是全力精简审批环节。开展审批事项排查,对审批事项进行彻底拆分,全面取消没有法律依据的前置条件,同时,减少领导签批环节,将审批权限充分授权下放至窗口审批,提高了行政审批质效。
规范文明,打造优良的执法环境
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对行政执法人员,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综合法律知识、专业法律知识轮训,不断加大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力度。每年组织系统执法人员,至少开展一次执法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并利用春节过后的“空窗期”,加强廉洁教育,组织执法人员前往汉江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服刑人员现身说法,提高执法队伍拒腐防变能力。
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结合住建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过大的实际,坚持行政执法案件集体决策制度,集体研究商定处罚限额,较好防范了行政处罚“一言堂”、“一支笔”和随意设置处罚金额的情况发生。加强行政执法案件全过程公示公开,坚决杜绝权力寻租行为发生。同时,定期开展行政执法案件“回头看”活动,通过实地检查、案卷评查、案卷回访等方式,对行政执法案卷的合法性、规范性进行审核,纠正、查处执法不规范等问题,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三是落实执法责任制度。结合全市执法清理活动,对住建委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行政执法依据、具体行政行为进行梳理,明确了7个单位委托执法的法律依据、受委托的权限及责任,共梳理住建专业法律法规及规章95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及其他具体行政行为304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修订了行政执法责任目标管理、行政执法过错和错案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强日常动态评议考核,通过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处罚决定备案等方式,对7个受委托执法单位的执法工作进行监督。
在建设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存在重新区轻老区、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特别是老城区部分次干道及非字路口路肩路芽、人行道、路灯、绿化等配套设施投入力度不够,给企业和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二是执法行为不够规范。存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差异较大,尺度不够统一,难以达到公平公正的效果;少数执法人员仍然存在“吃、拿、卡、要”现象。
三是审批服务不够精简。存在信息共享不够,审批资料重复提供;部分事项仍存在审批时限过长、审批环节繁琐等问题。
后续,市住建委将采取以下措施。
围绕宜居宜业,着力补齐设施“三大短板”
按照“结合实际,因路施策,量力而行,逐步实施”的原则,启动仙桃大道、仙源大道、沔阳大道、汉江路、宏达路、钱沟路“三横三纵”补短板整治,重点对市政基础设施、公共绿地、亮化设施、公共停车设施、市容市貌等方面短板进行整治,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设施功能短板,以生态宜居的环境为经济发展擦亮“城市名片”,增强经济发展的吸附力。
一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重点做好路沿石、路肩、路芽、人行道板、非机动车道等市政基础设施破损缺失的“短板”整治,确保设施完好率达到95%以上。
二是补齐园林绿化短板。通过规划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举措,全面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和净增量,全面消除城区公共地带裸土。
三是补齐路灯功能短板。加快推进道路、背街小巷、公共景观亮化工程建设,指导做好主次干道沿街楼宇亮化,并启动城区老旧路灯改造升级,力争全市建成区路灯覆盖率达到100%,亮灯率达到98%以上。
围绕民生福祉,着力优化增效“三大服务”
以“公交提质、燃气扩容、审批增效”三大服务为着力点,使企业、市民共享城乡建设发展“红利”。
一是推进公交提质。瞄准品牌公交创建,加快公交车辆更换升级,年底前购置一批纯电动空调公交车辆,对使用年限较长、排放不达标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公交车进行提档升级;继续推进智慧公交建设,探索启动公交Wi-Fi及手机支付、市民卡等移动支付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二是推进燃气扩容。在继续抓好城区天然气推广普及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天然气“镇镇通”、“村村通”工程建设,年底前12个乡镇实现天然气互联互通,所有美丽宜居乡村使用上天然气。同时,积极做好天然气“双气源”建设,保障天然气用气高峰不受影响。
三是推进审批增效。进一步精减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针对企业反映施工许可办理少则4个月、多则一年的热点问题,市住建委将依据法定条件,在具备用地许可、规划许可、图纸审查合格、资金到位证明等四项基本要件,一周内发放施工许可证;其它审批事项时限再压缩三分之一,推进审批服务提效提能。
围绕改革创新,着力效能提升“三大举措”
一是打造法治住建。坚持立改废释并举,以制度筑牢“笼子”,以规范严格管理,以释疑增强执法透明度、知晓率,做到“有规矩、立规矩、讲规矩”。
二是打造智慧住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科技优势,全面推进智慧住建综合信息平台、建筑工地视频监控系统、燃气视频监控系统等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使住建工作更加便捷、服务更加高效、管理更加精准。
三是打造廉洁住建。建立健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整治常态化运行机制,结合省住建厅“面对面听期盼”大走访活动,常态化开展进单位进乡镇进企业,征集住建委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并开展常态化明察暗访,实现住建系统办事窗口、科室和委属单位暗访监督全覆盖。严格违规查处,强力整改一批突出问题,曝光一批典型案件,问责一批党员干部,推动住建系统党员干部整体作风转变和提升。
下阶段,将以此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专题询问工作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对校对表,找准服务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制定科学有效的整改措施,全力疏通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瓶颈问题,为实现仙桃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住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