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绿色宜居生态渐入佳境
碧水、蓝天、青山、美城(村)
绿色宜居生态 孝感渐入佳境
水更绿,天更蓝,山更青,城更美,将我市打造成人水和谐、绿色宜居、生态文明、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群及生态农村带,我市“十二五”环保总目标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图画。翻开这本浓墨重彩的画册,我市守护澴川蓝天,打造美丽孝感的艰辛之履清晰呈现。
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开国家环保部卫星云图,查看孝南区有没有监控到火点。这是孝南区环保局副局长朱少杰每天在办公室处置的第一要务。辖区有没有烧秸秆,卫星云图看得清清楚楚。如朱少杰一般,现在很多村镇干部都学会了看卫星云图。秸秆焚烧导致空气质量下降,我市被省环保厅约谈后,各级部门加大了治理焚秸秆顽疾的力度。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确责、履责、问责体系,我市层层传导责任,加强重点领域整治,强化长效监管。
全市范围内建立了有效秸秆禁烧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县(市、区)到乡镇、乡镇到村、村到农户的网格格格到位。开展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五个到位”落实情况督查,加大秸秆露天焚烧查处,严控秸秆露天焚烧。
成立孝感市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开展机动车尾气检测和环保标识化管理工作,严控机动车尾气污染。截止到2015年6月,我市共发放机动车环保标志57034张,注销机动车71922辆。
开展PM10(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来源分析工作,对所有在建项目进行盘存,对35家国控、23家市控重点污染源企业进行排查,从烟花爆竹、燃煤小锅炉、建筑工地、交通道路扬尘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加大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和执法监管,对生产粗放、违法生产、超标排放,甚至偷排的企业,依法停产一批、限产一批、关闭一批,严控工业企业污染排放。
开展道路交通超限超载整治,强化抛撒管理,车辆一律不准带土上路,严控工地扬尘污染。
对孝感中心城区建筑工地一律实行围挡作业、道路硬化、进出车辆冲洗、裸土覆盖和喷淋抑尘,施工现场禁止搅拌砂浆。增加城区主次干道全天候洒水降尘频次,每周实施全面清洗。
与此同时,我市全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投资142511万元,实施减排项目209个,其中工业源减排项目80个,农业源减排项目111个,生活源减排项目18个。今年,全市的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在3.71万吨,比2010年的4.09万吨减少0.38万吨,削减9.3%。PM10平均浓度呈逐月下降趋势,空气质量改善取得阶段性进展。
防治水环境污染
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防治水环境污染。2013年9月,我市澴东湖泊(王母湖、野猪湖、童家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被环保部纳入全国54个生态良好湖泊保护试点。近3年来,该项目已累计获得国家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1.07亿元。其中,2013年2200万元,2014年3500万元,2015年5000万元,用于澴东湖3大类15个项目的建设,以改善澴东湖泊水质、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保护湖泊生态环境。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有序推进。推进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协同控制和系统管理,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落实了全市6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围网、界桩、警示牌等基本保护措施以及日常巡查制度。实行严格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将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作为优先领域,防治水环境污染,使水污染和水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城市主要滨水区域得到有效管理,基本实现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建立了水污染事件预防及应急联动工作机制、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与水利部门建立了水利开闸调度、预防和处置跨区域水污染事件、水污染防治信息共享等机制。全市加快了城乡污水处理建设,已建成11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包括7个县市城市污水处理厂、4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3.5万吨/日。
强化土壤污染环境监管
在土壤污染调查的基础上,对粮食、蔬菜基地等主要敏感区和高浓度区进行加密监测、跟踪监测。我市强化土壤污染的环境监管,制定了城市和工矿场地污染土壤管理办法,定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加强污染场地的环境监管,开展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和城市改造场地污染评估,将建设场地环境风险评价内容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禁止未经评估和无害化治理的污染场地进行土地流转和二次开发。对污染严重、不适种植、养殖和居住的土地,调整土地用途或实施搬迁,防止污染扩散。
我市还以大悟黄麦岭磷矿区为重点区域,开展典型类型污染土壤修复试点,探索开展土壤污染修复。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农村环境保护
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排污沟渠配套完善,大悟县大新镇新合村、城关镇枣棚村等村庄干净整洁,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大悟县被纳入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点项目后,中央、省财政从2009年起连续3年共投入9460万元用于大悟县101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打造样板,示范带动”,大悟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过程中,对大安线、芳新线、宋应线、大界线沿线4个重点区域的38个“样板村”,实行统一规划、施工、管理、验收,塑造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样板。
2011年,省财政拨款2600万元用于孝昌县17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十二五”期间,我市完成大悟、孝昌127个行政村农村连片整治项目。全市村庄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工程118个,总投资44.87亿元。
云梦县经过几年努力,已建成20个省级“生态村”。
目前,我市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2个,国家级生态村3个;省级生态镇1个,省级生态村9个;省级绿色学校11所,市级绿色学校19所;省级绿色社区1个,市级绿色社区1个。
记者手记
绿色生活,与自然和谐共生
北京时间12月13日凌晨零点25分,史上第一份全球减排协定——《巴黎协定》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签署《巴黎协定》的187国,承诺将未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同时,承诺到本世纪下半叶,全球范围内的温室气体要实现“净零”排放(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和消减的量等同)。《巴黎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世界正朝着一个更加安全、更加可持续和繁荣的未来前进。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对巴黎协议提出了中方主张,这些主张传递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声音,向世界发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明确信号。
拥抱蓝天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守护蓝天是所有市民的责任。减少污染排放,每一位市民都有责任。多骑单车少开车、乘车,多爬楼梯少乘电梯,及时关闭电器电源,不燃放烟花爆竹……让我们一起践行绿色生活,守护澴川蓝天。
来源:孝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