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建管局借行评东风力治扬尘惠民生
本网讯 通讯员万明钧报道:城市建设,不仅要快速高效,还要天蓝、气爽。近年来,随着各建筑工地如火如荼地开工建设,建筑扬尘正成为影响市区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为让建筑扬尘不再漫天飞,今年来,荆门市建管局以行风评议活动为推手,举全力专项整治工地扬尘,实现对全市建筑施工现场扬尘及散流物体运输的全方位覆盖、全时段监控、高效能管理,形成“源头有人管、违规有人查”的管理新格局。
“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是个新课题,市建管局责任到位,有力推进了整治扬尘工作的健康发展,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起步就达到了高标准、高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7月14日召开的中心城区城市管理工作推进会上,市长李建明对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源头治理 确保工地扬尘污染总体受控
走近人信城施工现场看到,工程围墙、洗车槽、喷淋系统等一应俱全。记忆中灰尘漫天、遍地污水无从下脚的脏乱差工地不复存在,如今的工地一片整洁清爽,扬尘从源头上得到了管控。人信城只是该市建筑工地整洁施工的一个缩影。
扬尘是危害人民生命的严重污染物。扬尘中的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会引起血液中毒;未被溶解的污染物,也能被细胞吸收,导致细胞结构破坏,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肺部癌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全方位管控建筑工程扬尘污染,一直是市建管局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大力治理工地扬尘污染,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扬尘的危害,增强紧迫感,只有思想上有了紧迫感,工作上才能有自觉性,行动上才有坚定性”。今年,市建管局局长熊忠炎在市城区专项治理建设工地扬尘动员大会上强调。自此,今年来,新一轮的整治建筑工地扬尘之战正式打响。
借他山之石,攻本地之玉。为确保整治建筑工地扬尘工作取得实效,市建管局走出去,向先进地区学习。5月份,市建管局派出专项考察组到无锡、常州、海门、宜春等地学习考察,借助先进经验,结合该市实际,在查找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及时制定了该市城区建筑工地扬尘整治实施方案,提出了治理目标和方法。
施工文明化、工地围档化、进出道路硬化、物料覆盖化、场地洒水降尘化、出入车辆清洗化、工程完工场地净化、落实裸土覆盖和绿化措施、整治扬尘死角……市建管局出台的一系列治尘标准,从源头上控制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并在楚天朗园、人信城、公园天下和绿地之窗等工地开展试点。该局领导每天到工地,对围墙修建、出入口道路硬化、冲洗车槽和喷淋装置安装等进行现场指导。
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市建管局迅速在所有工地进行推广,形成了建筑工地治尘全覆盖。目前,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总体受控。
清洁运输 形成全方位治理扬尘环境
“以前在路上开车时,看到前方是工地的运输车,就赶紧关窗、变道,一是担心运输车上飘扬的尘土弄脏我的车,而是怕被运输车的渣土砸到车子。现在,相关部门对运输车辆进行了严管,这些担忧减轻了不少。”私家车主周先生说道。
为了进一步控制建筑工地扬尘向工地以外蔓延,市建管局结合向无锡、常州、海门、宜春等地学习到治尘经验,并针对该市实际情况,在扬尘治理方法上突出抓好“五个必须”、“五个不准”和“一个推广”。“五个必须”,即必须建立围墙施工,出入口必须硬化,必须建立冲洗设备,车辆进入必须冲洗,必须建立专人保洁。“五个不准”,即不准无垃圾运输资质的车辆承担建筑垃圾运输,不准运输车辆带泥上路,不准高空抛物,不准工地浮土长时间裸露,四级以上大风不准深基坑作业。“一个推广”,即推广特殊时段的洒水压尘。明确要求运输车辆不带土上路、不超高、不超载,采取密闭措施防止洒落、扬尘,并按照规定的时段、行驶路线、倾倒地点运输和倾倒建筑垃圾渣土,坚决制止运输中的抛、撒、滴、漏现象。
“工程围墙不建好不开工,工地不建洗车槽不开工,工地出入口不硬化不开工……”市建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建筑工程渣土运输及扬尘治理中,该局加强督办力度,给建筑工地形成一定压力,使其遵守规定,共同维护城市环境质量。
目前,所有建工地按市城管委印制的市城区工地围墙标准样式建设围墙,形成第一道隔离带,阻隔扬尘向外飞扬;引进科技治尘,推广喷淋降尘措施,控制空气中的扬尘;提高工地进出口冲洗设施档次,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冲洗,确保进出车辆不带泥。
部门联动 建立工地扬尘长效管控机制
要确保建筑工地扬尘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不反弹,建立长效管控机制是关键的一环。其中,建立扬尘管理联动机制是着力点。
6月中旬,市建管局召开专题会议,组建成立由局长熊忠炎担任组长的专项整治建筑工地扬尘领导小组,分工3名副职领导分管场尘治理,负责指导全局工作。各部门则进行了责任细化,实行压力传导,构建了自上而下、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
市安监站作为扬尘整治的主要责任部门,负责落实建筑工地扬尘整治的日常监管;市质监站加强建筑工程质量评优把关力度,凡是城区建筑工地扬尘整治不达标的工地不得申报“楚天杯”和“荆楚杯”;市市场站结合市场准入、信用评价和现场禁鞭等工作,积极做好配合,对扬尘整治不达标的企业,将列入信用管理黑名单,问题严重的还应依法清除出该市建筑市场;市造价站在合同备案时严格审查扬尘整治的相关内容,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使用中要明确扬尘整治的内容,确保专款专用;行政审批科将扬尘整治相关措施的落实纳入现场踏勘环节严格把关,凡是围墙设置、冲洗设施、出入口硬化和扬尘治理制度及措施等基本条件不到位的一律不予办理现场踏勘手续;局办公室负责加强扬尘整治工作的宣传报道,及时跟踪报导建筑工地扬尘整治的有关情况,公布扬尘整治的标准和经验,认真接待处理工地扬尘投诉;局纪委负责各部门扬尘整治责任工作的监察考核工作,及时处理扬尘整治工作中的各类违纪行为。
为进一步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市建管局还建立领导干部包点责任制,每个领导联系一个重点工程,形成调研工作的窗口;建立日常巡查机制,由监督人员每天到工地进行一次巡查,把日常行业监管与扬尘整治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建立领导督办制度,分工一名领导督办,实现责任追究,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问责,实现了对城区建筑工程扬尘的高效能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