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宜昌正文

当阳:展现行业新风采 争创一流新业绩

2013-09-29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本网讯 通讯员沈卫东报道:2013年以来,当阳市住建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市人大“创一流、展风采、促跨越”活动为载体,围绕全市“双争”和冲刺全国百强县市目标,引导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主动作为,奋力拼搏,加快建设五个当阳,不松力度,不降温度,努力争创新业绩,争做新贡献。

  坚持扩容提质,着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完善城市路网,加快实施“主动脉”和“微血管”建设改造,先后启动了东群路综合改造、南正街至机械厂道路、帝旺至烟厂道路、长渠北路等道路的建设。同步加强市政地下管网配套建设改造,管网事故率降低,“马路拉链”减少。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先后完成了盛和广场外排水、帝旺排水工程建设,启动了城东大道排水工程建设。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对城区进行大规模的绿化建设和改造,先后完成十公里长坂生态走廊、翼德路、锦屏大道、坝陵大道、玉阳路西段、环城西路等道路的绿化建设和改造,完成太子桥、张飞横矛处、子龙景点、朱湾游园等三国文化遗迹景点、城市入口景点绿地的提档升级改造,完成体育公园、临沮公园、长坂坡遗址公园综合改造,毗邻关陵庙新征地260亩建成该市综合性植物园。同时,在全市开展庭院小区绿化达标建设,城区160家庭院小区完成绿化达标任务,有10余家庭院小区通过省级园林式单位(小区)达标验收,栽植乔木2.19万株、草坪10万余平方米。目前,该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6.05%,绿地率达31.0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02平方米。城区处处绿意盎然,城市环境悄然提升。

  坚持惠民利民,着力推进公用事业发展。加快各项惠民利民工程的推进实施,确保人民群众喝洁净水、用安全气。一是加快“巩河水进村”工程,城市供水能力由5万吨/日增至10万吨/日,城市供水供需矛盾彻底解决,年有效供水量在1200万吨以上。应急发电供水保障机制更为完善,城市供水日趋平稳。供水水源为巩河水库Ⅱ类优质水,水质综合合格率在99%以上。二是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全面推进,全市10个镇处中,除王店、育溪外,8个镇处都已吃上“巩河水”,供水用户达4.5万户,供水人口21万多人。加快“天然气入户”进程。建成中、低压调压站4座,敷设天然气管网104公里,发展用户1.5万户。四是加强污水集中处理力度。玉阳污水处理厂全年达标处理污水在1000万吨以上,出水达标率100%。玉阳污水处理厂被在省厅和环保厅确定为全省免检单位,也是中南地区唯一免检单位。玉阳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也即将启动,建成投产后污水处理能力将增至6万吨/日。随着城市供水、供气、污水治理等各项惠民利民工程的有序推进,一批群众反映突出的饮水难、用气难等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坚持提速增效,着力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一年来,市住建局深入开展“四治四提”主题活动,狠治“庸懒散软”,力求项目提速、管养提标、服务提质、工作提效。一是对已缴纳社会保险金的企业提前介入,主动服务,采取边建边完善报建手续的办法,为项目业主特别是重点项目和引资企业提供了方便。二是将行政审批前置条件由过去的25项简化为9项,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对外,实行一站式服务,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内部运行,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方便了企业和群众。三是积极推行内部联审联办、交叉办理、并联审批等措施,办证时间由过去的15天缩短为7天,提高了办事效率。四是秉承“办实事、惠民生、促发展”理念,向社会承诺“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三好服务,并积极变“坐等”办公为“上门主动办、现场办”,现场帮助办理相关手续,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优、办事效率最高、服务环境最好”的行业。局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被评为宜昌市住建系统文明服务示范窗口。齐家陶瓷专门送来了“恪尽职守惠泽企业,创新服务突出实效”的锦旗。

  坚持标本兼治,着力加强建筑行业监管。创新监管模式,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建筑行业信用平台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加强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引导企业变过去的外部监管为内部约束。改善审批方式,全面梳理再造,审批时限再提速,按时办结率100%。积极开展拖欠工程款清理,妥善处理了一批拖欠企业和单位,维护了农民工和施工企业人合法权益及该市建筑市场的良好秩序。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项目招标率、施工图审查合格率、质量安全监督率、验收合格率、竣工备案率均达到100%。实施精品工程战略,获得建筑工程质量明显好转,创“楚天杯”3个、“夷陵杯”3个,获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1个,为宜昌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通过加强对建筑市场监管,全市建设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质量稳步提升,安全生产平稳运行,文明施工标准规范。

  坚持绿色低碳,着力推进建筑节能。引导全市建设工程采用节能工艺和设备,积极创建“绿色低碳”项目,湖北华欣城市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办公综合楼项目建筑节能率达50%,被评为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为宜昌市首家获此殊荣的工程项目。启动实施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实施了粮食大库光电建筑一体化等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墙体革新和散装水泥发展,引导墙材企业研发创新产品1家,新产品在宜昌申请备案1家。中心城区新型墙材应用率达100%,新型墙材占全部墙材比例达到93%。

  坚持抓点带面,着力改善村镇面貌。实施城乡统筹工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加快集镇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以奖代补资金增至1000万元,激励各镇加大投入,支持7个镇各建一个基础设施项目。二是加快宜居村庄建设。在建设中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地域特色,注重环境品质。半月镇龙台村、玉泉办事处合意村、草埠湖镇高台村、王店镇木店村被命名为“宜居村庄”。三是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今年截止目前已争取1696户,累计达5532户。四是以集镇房地产开发为依托,推动集镇建设。河溶镇唯东佳苑续建和旧城区改造、育溪镇励诚香溪花园续建、半月镇金月佳苑小区及王店镇、草埠湖镇房地产项目建设,有效改善了集镇面貌。五是加强半月工业园区、王店双莲工业园区、草埠湖镇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转换。六是大力实施“清洁乡村”工程,每年集中整治20个村庄,农村面貌大为改观。

  坚持改进作风,树立行业良好形象。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四项具体规定,围绕“双争”目标、“五个当阳”建设和冲刺全国百强县(市)目标,制定了局党组十四条实施细则,并严格遵照执行。积极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创发展新业绩、‘三创三先’冲百强”主题实践活动,并结合实际开展了争创国家园林城市活动。强化规范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和行政问责制,接待时文明热情主动,即办马上办,期办抓紧办,不能办耐心解释说明。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机关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