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襄城加强城管助力“五城同创”
加强城市管理 助力“五城同创”
——襄城区5月份城市管理工作纪实
本网讯 通讯员刘晨子报道:增设垃圾容器、改建公厕、改造露天垃圾池……5月份,襄城区不断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全市“五城同创”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美丽乡村从垃圾分类开始
走“白云人家”新社区,一幢幢联体小楼错落有致,文化广场、超市、幼儿园、卫生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统一配置的果皮箱和分类垃圾桶格外醒目,不时有专业保洁人员在清扫保洁。在这里“垃圾围村”的现象已不复存在,不论是社区道路还是居民院落都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白云人家”社区作为尹集城乡一体化建设第一个开工的新型农村社区,将成为尹集乡青龙村1755名居民的新家园。
在“白云人家”建设的过程中,襄城区同步推广新型社区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力求使垃圾收集处理工作与新社区建设同步。目前,清扫保洁人员、钩臂式垃圾收集车、垃圾收集斗、人力保洁三轮车已配备到位,果皮箱、分类垃圾大桶正在陆续安装中,现已安装果皮箱20个。
与此同时,在社区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建设中,襄城区将为该社区配备清扫保洁人员20人,钩臂式垃圾收集车1台,钩臂式垃圾收集斗4个,分类垃圾大桶300个,人力保洁三轮车4台,并在社区配套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一座。
在农村逐步推广新型乡镇垃圾处理模式,2013年,襄城区将对城区周边乡镇多年积存的垃圾进行统一处理,彻底解决垃圾填埋污染问题,全力建设美丽乡村。
有的放矢推进市容环境整治
5月10日,襄城鼓楼巷水果疏导点的15个水果摊的25个铁架子全部被撤走,鼓楼巷水果疏导点取缔工作全面完成。
为确保取缔工作的顺利进行,从今年3月起,襄城区政府、城管局、昭明办事处和荆州街社区等组成工作组,先后四次邀请15位水果摊主座谈,宣传政策,了解摊主的困难和想法,做好解释工作,并最终给予了三种安置选择:分流入市,就近到新城湾菜场继续经营水果生意;根据实际情况,按政策办理低保;协调相关单位提供就业岗位。
由于工作到位,后期帮扶政策合理,商户们对取缔工作也给予了很多支持,取缔工作得以平稳有序进行。
5月3日,襄城区对城区的苏家园公厕、闸口路6组公厕、利民巷公厕等三座旱厕开展拆除及改造工作。5月份,襄城区将创卫工作落到实处,着力推进旱厕改造。他们按照设计要求,对公厕通水、通电,完善相关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如厕环境。
针对中心城区背街小巷垃圾池破损,垃圾外溢影响环境的问题,襄城区开展了垃圾池密闭改造工作,对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垃圾池进行拆除,更换成新型塑料垃圾桶或钩臂式垃圾斗。目前,襄城区已为中心城区大大小小35个垃圾池逐一制定了具体的更换成垃圾桶、钩臂式垃圾斗或加门加盖密闭工作,并为东、西、南大街,环城路,龙堤巷,襄隆路沿线等处设置果皮箱、垃圾桶165 个,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打好了基础。
5月份,为充分凸显冯家巷社区独特的文化资源,打造精品示范片区,襄城区经过详细勘察,制作了冯家巷片区改造设计图,出台了《关于冯家巷中段片区整治改造实施方案》,力求实现小区环境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襄城区还推出了东大花园和提花家园两个示范小区,稳步推进“创卫”工作。
全域查违控违助力城市“两改”
随着城市“两改”工作的顺利推进,居民抢搭违建,“抢装修”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襄城区城管局精心谋划,全面推进查违控违工作。
在尹集乡、庞公片区等重点拆迁范围,辖区城管队员走村入户充当村民“调解员”,通过讲解政策法规,消除老百姓对“两改”工作的误解。同时,开展拉网式排查,对拆迁区域房屋实行录像取证,并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和监控;对群众举报投诉逐一登记现场核实,做到监管不松、逢“违”必拆。
5月份,襄城区共集中组织对卧龙黄河村农场、余家湖华中医药产业园区等30余起违法建设进行了集中拆除,共拆除违法建设3000余平方米,有效遏制了各乡、镇(办)违建势头。
以人为本为公共利益“护航”
商家私占停车泊位,挤占社会公共资源,一直备受市民关注。为进一步规范城区道路机动车停车秩序,襄城区进一步加大了对私自圈占城市道路机动车停车泊位现象的严管重罚力度。
区城管局通过与临街商户签订《承诺书》等形式,劝导路边商家自动整改私自圈占停车泊位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各城管执法中队加大了空挡时间巡查力度,对未经公安交警、城管部门批准,擅自占用城市道路设置机动车停车泊位的,依法予以取缔;对虽经公安交警、城管部门批准施划的城市道路机动车停车泊位,但被私自圈占的,没收圈占泊位的牌子、小板凳等工具,做到严管重罚,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活动开展以来,襄城区共发放宣传单200余份,签订承诺书100余份,没收“禁止停车”提示牌30多块,确保了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占。
强化监管提升城管工作效能
整风肃纪,提升城管工作效能,5月份,襄城城管矢志不渝推进城管队伍建设,着力塑造“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纪律严”的城管新形象。
抓学习,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襄城城管把学习教育贯穿于作风纪律建设全过程,认真组织全体城管队员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学习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市、区出台的各类城市管理规范性文件,组织开展“脱产”式全天候军事训练;
正作风,提升襄城城管队伍新形象。襄城城管为全体城管协管员统一制作并配发了“城管工作证”和“城管队员‘八条禁令’、‘六先一后’执法流程卡”,人手“一证一卡”切实做到持证上岗;
强监督,多措并举开展城管队伍督查。依托110指挥中心数字城管平台,襄城城管将城区内建筑渣土主要出入口及余家湖电厂通道的视频进行对接,全时段监控。同时,区城管局出资5万余元对20辆城管执法车辆统一安装了GPS车载定位系统,并在局主要领导办公室、市容环卫办公室以及110指挥中心安装了执法车辆GPS车载定位监测、检查系统,建立了110指挥中心、区局主要领导、区督察部门三级监控网络,对执法车辆实施24小时监控,有效杜绝了执法车辆的违规使用。
时值初夏,尽管天气日渐炎热,襄城城管人仍默默无闻地为这座古城挥洒汗水,为宜居宜业新襄阳而不懈努力。(来源:襄阳市襄城区城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