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襄阳正文

保康:生态文明县城建设成绩斐然

2013-09-18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本网讯 通讯员陈敬春、朱虹报道:近年来,保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县城建设,投入10亿多元,统筹规划,强力推进,开发建设新区,进行旧城改造,实施绿化亮化,将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把城市当作景区建设,打造城在景中、景在园中、人在画中,山水环绕、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人文和谐的魅力山水园林城市,极大地改善了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和工作生活环境,提升了保康形象。

  一是实行全域规划,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坚持顶级规划、顶层设计,按照“南北拓展、东西呼应、山水交融、古今对接”的构想,立足一百年不落后的标准,修编县城总体规划,拉大城市骨架,拓展城市空间,构建“一轴、两线、四园、七区”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坚持“生态、宜居、和谐”的原则,实现村镇规划全覆盖,形成以县城为龙头,重点集镇为骨架,新村为支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

  二是科学经营城市,打造精品山水县城。按照4A级景区的标准建设山花名城,大力实施城市建设精品工程,对标志性建筑、繁华地段,精心设计、精细施工、精品建设,使单体建筑新颖别致、群体建筑和谐美观、城市整体形象大气高雅、独具特色。改造老城核心区,拓展新建三大新区。高标准建设熊绎大道、环城公路、清溪河上下游景观等十大工程。加快城中村改造,建设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新型城市综合体,把县城打造成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文明有序的魅力山水园林城市。在城市建设工作上,立足打基础、管长远,在资金异常紧张的情况下,采取招商引资、向上争取、地方配套、经营城市等多种方式,广泛筹措建设资金,大手笔实施城市建设,一年一批重点工程,一年配套一批市政设施,建成了景观公园、污水处理厂、城区河堤、河西农贸市场、二级橡胶坝等工程,规范改造了光千路、清溪路、迎宾路等主次干道,不断加大牌坊湾新区、温泉小镇建设力度,大手笔建设熊绎大道,整治清溪河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品味不断提升。建成区绿地率35.6%,绿化覆盖率36.8%。

  三是立足本地资源,打造特色山花名城。整体规划县城花卉走廊、花卉观赏园林、村级特色花园,营造花园城市的氛围。采取项目支撑发展、招商引资发展、景区开发发展、大户引领发展、全面参与发展等多种形式,把保康建设成独具特色的“中部花廊”,使保康成为宜居、乐居的幸福家园。具体情况是:建设九条山花走廊。在五大主要出口路和四条高速公路两旁,遍植特色野花,按照一条路一个品种、一条路一种特色的要求,打造独具匠心、令人叹服的山花走廊。建设四大专类花园。提档升级中华紫薇林,精心打造河西蜡梅公园,统筹建设百亩牡丹园和万亩杜鹃山。将县城当作一个巨大的盆景来建设,形成梯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特色“花城”,形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独具特色的山花“集中营”。建设100个山花庭院。用古桩蜡梅、野生牡丹、云锦杜鹃、县花紫薇等名贵花卉装扮县直机关庭院。建设10条山花街道。按照“山花主打、艺术标准、彰显特色”的要求,让山花覆盖县城所有街道。建设万户山花家庭。通过出台政策、举办擂台赛等多种载体,支持、扶持、建设万户山花家庭。大力推进城区绿化。深入推进千棵大树进城区活动,形成错落有致、林荫成片的绿化景观。开展园林式居住区、园林式单位评比活动。推广立体绿化,实施绿屏工程,大力实施墙面、建筑物垂直绿化。用野生蜡梅、牡丹等名贵花卉装扮单位和庭院。满山花木成花海,满地花街连花市,满目花人念花经。山上栽花、城中育花、庭院置花、家中养花、拆墙见花、腾地栽花,使县城成为春意盎然的生态花城。

  四是加快提档升级,建设特色和谐集镇。集镇是县城的延伸和补充。该县在加强县城建设的同时,还将生态建设延伸至各乡镇,加快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步伐,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城镇群。依托九路寨景区,在歇马镇建设沮河风情小镇;依托五道峡景区,在后坪镇建设荆山风情小镇;依托南河库区,在寺坪镇建设南河风情小镇;依托边境,在店垭镇建设农庄风情小镇;依托荆山主峰,在龙坪镇建设古山寨风情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