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限高价、控预售证 保证价格“环比不增长”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地方住建部门普遍采用限制高价楼盘入市、控制预售证发放节奏等“限价”手段以缩减成交量,保证新房价格“环比不增长”。
从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13个重点城市新开盘定价来看,2017年开年后,29.5%的项目价格与上次开盘持平,18.8%的项目较上次开盘下跌。而在涨价盘中,新房价格仅平均上涨0.6%。
记者还发现,多个城市新房价格结构性分化明显。高价项目较周边同类楼盘的价格平均涨幅约为8%,而低价项目价格较周边同类楼盘价格跌幅普遍在7%左右。例如,杭州刚需项目“余之城”在3月14日加推,价格较上次开盘均价下跌超过一成。
开发商:缓推盘,适当“割肉”跑量
记者调查发现,因预售证审批不下来而延期推盘的项目不在少数。“原打算去年底开盘的项目,但审批的销售价格跟我们的预期差距较大,所以到现在还没推。”一位开发商表示。
目前已取得预售证且顺利开盘的项目基本都是在售价上有所“退让”的。上海万科“天空之城”项目负责人称:“这个项目本来销售单价准备定在每平方米8万元左右的,现在批下来的价格是6万元。政府调控从紧,开发商也要适当‘割肉’啊。”
此外,开发商还采取先推低价刚需盘“走量”的策略,以快速回笼资金。中国指数研究院调查显示,从重点城市推盘项目的产品定位情况来看,2017年第一季度开盘项目以刚需产品为主。62.6%的楼盘主推针对首次置业或首次改善的刚需类产品户型,29.2%的项目主要面向中高端改善型需求。
购房者:观望情绪愈加浓厚,成交大幅下滑
迹象显示,多地新楼盘的价格开始松动,但同时,购房者的观望情绪也日趋浓厚,出手更为谨慎。
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3月份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滑66.5%,为5年来同期最低。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认为,市场预期调控仍将继续从紧,再加上购房者原本就已非常浓厚的观望情绪,后续新房和二手房市场的量价走势将更加承压。
受访开发商对今年楼市的预判有较高一致性:谨慎乐观,在调控的大背景下,市场成交缩量是大概率事件。“现在市场进入了博弈期。房企推盘上仍偏保守。未来是否会出于业绩和资金压力,降价跑量,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说。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