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公积金中心全力保民生促发展
小单位谋大局 小舞台干大事
孝感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全力保民生促发展
本网讯 通讯员彭刚红报道:2015年来,孝感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按照“小单位要谋大局、小舞台要干大事”的工作理念,以落实上级公积金新政相关精神为契机,不断释放公积金资金存量,全力保民生促发展,公积金使用效率大幅提高。
2015年1月至10月,全市住房消费提取5.19亿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213%,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2.02亿,较2014年同期增长167%,带动总购房资金24.6亿元,带动房屋销售55.38万平米,其中带动城区(含孝南)总购房资金8.81亿元,带动房屋销售19.47万平米,当年资金使用率从2014年的96%上升到2015年171%,个贷率由2014年底的42%上升到60%,预计到2015年年底,公积金贷款将突破15亿元,住房消费提取突破7亿元。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在全市住房消费贷款占比明显增长。2015年元至10月,全市11家金融机构住房消费类商业个人贷款余额152.2亿元,全市公积金贷款余额29.43亿元,占比19.4%,较2014年年底提高3.6个百分点。住房公积金个贷率增幅和结余资金减少在全省均名列前茅。公积金在有力帮助职工解决住房困难的同时,也为孝感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应对经济持续下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抓新政快速落地
一是提前探索。新政出台之前,已经在按月划扣还贷、支持住房装修、提高贷款额度、增加共同还款人提高还款能力、支持异地互认互贷、家庭成员代际互助等方面开展了探索尝试,并得到了住建部和省住建厅充分肯定和全面推广,主要做法还纳入了省政府办公厅鄂政办发〔2014〕57号文件和住建部、财政部、中共人民银行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建金〔2015〕150号文件之中,其中家庭成员代际互助政策作为湖北首创被中央电视台报道。二是深入调研。为了保证新政在基层能够顺利落地执行,在出台政策办法时,进行了充分调研,广泛听取缴存职工、房地产开发企业、一线窗口的工作人员等方面的意见,把他们在使用住房公积金业务时遇到难题和困惑集中起来进行分析研究,寻找政策突破口。以此为基础,使新政在全市各办事处基层窗口得以快速落地,顺利执行,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抓工作机制创新
一是改变业务受理方式。由窗口按业务分类受理变为综合柜员受理,引入叫号系统,每个窗口都能办理所有业务,均衡了窗口工作,改善了办事秩序。二是调整了审批模式。下放审批权限,由窗口负责直接审批,办理过程由一批一办变为一人一办,开会评审变为程序机审,增加即办件类型,极大地提高了审批效率。三是优化业务流程。既对办事要件进行再精简,又对办事时限再缩短,同时打通与银行支付系统有关渠道,所有业务全面提速。
抓业务平台搭建
一是全面升级信息系统。结合中心工作实际,从2013年开始制定并稳步实施全市公积金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更换了先进的公积金业务系统,强化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在住房公积金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全力打造适应未来“互联网+”需要的公积金缴存职工智慧服务平台,目前已实现了全市系统联网,做到了数据实时更新和资金核算日清月结,提取资金即时到账,规范可控的公积金业务管理体系和有效的公积金监管、分析决策体系正在形成,全市公积金管理信息化水平进入全省公积金系统先进行列。二是开展服务窗口规范化建设。针对部分办事处没有服务大厅,群众办事不方便的问题,2015年年初启动了服务窗口规范化建设工作,本着规范、节俭、实用和便捷的原则,鼓励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对服务大厅进行改造升级,并下发了《办事处服务窗口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对服务大厅的面积、功能区划分、装修色调等进行了规范,同时积极与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进行沟通,争取政策支持,截至目前,孝南等六个县(市)区办事处服务大厅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了集中办公和综合业务办理,群众办事更加方便。
抓服务优化升级
一是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素质。针对各县(市)区办事处更换新系统后业务操作不够熟练的问题,中心通过选拔8名优秀年轻干部上派学习,组织各县(市)区办事处业务骨干16批156人次到中心窗口跟班学习等方式,全面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二是推行人性化服务。坚持双休日和节假日上班、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服务制度。开通了12329服务热线,专人解答群众政策咨询,受理群众投诉和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