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度——10月20日看孝感(1)
■编者按
1993年,国务院批准孝感撤地建市,开启孝感由传统农业地区向现代化城市迈进的征程,古老澴川大地,加速融入时代变迁的恢宏画卷。
20年,一个城市的磨砺与淘洗、光荣与梦想,既体现于翻番的经济指标,也外化于宽阔的路网、高大的厂房、林立的楼群、青翠的山林、金色的田野,并汇入“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荆楚大潮。
以公元2013年10月20日为历史切片,本报记者用文字与影像,从经济、民生、文化三个侧面,勾画这个城市奋进的雄姿。
不同寻常的蛋与纸
鸡蛋,寻常之物。一入现代大工业流程,便显出非同寻常。
10月20日8时,十多万枚“脏蛋”,在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洗澡”:上蛋、清洗、风干、灭菌、涂层、裂纹筛选、称重、分类,8道工序全部机械作业。
这家诞生于安陆市的中国最大的蛋品生产企业,主打保洁蛋、健康蛋概念,年回收加工蛋品10万吨,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1月至9月,神丹销售额8亿元,利税2000万元。
与提篮小卖不同,神丹赚大钱的奥秘,是资本、品牌、创新支撑下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走量”,让产品畅行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中百、武商等6000多家超市。
同样“走量”的,还有麇聚于孝南经济开发区的24家纸品企业。
金红叶、维达、恒安、中顺,是全国排名前四的纸企。10时起,记者走入一间间厂房,但闻机声低鸣,家家满负荷生产。
这里是华中最大纸品生产基地,共有纸类品牌50多个,去年总产值40亿元,生活用纸产能31万吨,占全国的11%,提供税收2.4亿元,占孝南区的30%。据测算,今年产值可达50亿元。
【背景延伸】撤地建市20年来,孝感由工业化初期迅速步入工业化中期的后阶段。该市统计局测算的工业化综合得分为58.59分,表明孝感正从农业大市步入工业大市。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10亿元,比1992年增长32倍。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6.2%。撑起这些数据的,正是众多神丹蛋、维达纸。
感受大工业小清新
长宽1毫米,厚度0.5毫米。比米粒还小的热敏芯片,颠覆了记者关于芯片的种种印象。
时近中午,华工科技孝感产业园歇人不歇流水线,100多名工人正将热敏芯片植入温度传感器——它能像人的皮肤一样,感受温度的细微变化,并转换为精准的数字信息。
这项全球领先的技术,使位于孝感的华工高理电子有限公司,能与日本大泉、美国EPCOS两巨头掰手腕,在国际市场三分天下,国内市场独占鳌头。
孝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类似执技术牛耳的企业不少。这里是我国军工企业的聚集地和武汉城市圈智力最密集地区之一。
大工业背后,一定是巨大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吗?孝感人正用行动说“不”。
汉川电厂,孝感最大的利税大户,高大的烟囱之下是花园式的厂区。近年,该厂在节能减排上共投入5.17亿元。下午2时,记者在厂区旁的附属工厂看到,热气腾腾的灰色砖块正在出炉。“粉煤炭增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其全称。原来,工厂排放的粉尘,已在这里变废为宝。
维达孝感公司蓄水池中,一尾尾游弋的金鱼构成厂区一景。原来,生产环节的废水,经多重过滤消毒处理,已成为净水。在孝南区,每家纸企都安装了网上在线监控系统,全天24小时接受环保部门监督。纸都,已远离“污染之都”。
【背景延伸】不仅是量的扩张,更有质的提升——更优的结构,更强的创新能力、更大的技术优势、更小的能耗与污染。深度观察孝感工业,此一态势让人惊喜。
藏在绿色深处的村庄
下午4时,记者驱车孝昌至双峰山一线,车窗外次第掠过丰山镇鑫达社区、大唐生态观光园、金银山紫薇园,雅致的咖啡色社区楼盘、错落的翠绿色园林景观,恍不知身在城里乡里。
孝昌县周巷镇新龙村,是此行目的地。进入村庄,扑鼻的是桂花清香,一幢幢农舍深藏于高大的苗木之中,国庆长假过后,进入一年中最清闲的苗木销售淡季,村民们聚在一起,话苗情、说市场,轻松而惬意,看得出上半年收成不错。
1050人的新龙村,家家种苗、户户养花。“这是朴树,这是刺冬青……”在一幢漂亮的两层小楼前,村民汤立兰热情地介绍庭院里的苗木。汤立兰经营着360亩苗木,去年纯收入超过50万元。
苗木越种越多,光靠等客上门不是办法,50多个村民当起了苗木经纪人。他们建起销售网,把苗木卖到武汉、河南等地。部分村民还合伙成立公司,承接小区、厂区绿化工程,承担设计、施工、养护等全部活计,一跃从只赚种植钱的苗农,变身服务覆盖全产业链的项目经理。目前全村苗木年产值达1.2亿元,人均纯收入过万元,全村有小汽车80多辆,小型货车50台。
【背景延伸】种植业产业化、农民工人化、农户企业化,模糊了城乡、工农界限。新龙村,是孝感新农村建设的缩影。
听到大武汉的呼吸
晚8时,武汉天河机场华灯初上,璀璨的光与影,如梦如幻。
站在孝南区闵集乡合心村的旷野,航站楼上的“武汉”二字似乎触手可及。原来,这里距机场仅6公里。
位于孝感临空经济区的闵集乡,眼下是一片热土。建设中的陈天大道,全长18.9公里,将向东对接武汉天阳大道,形成“阳逻深水港-天河机场-临空经济区-107国道”专用物流通道。“物流大道”两旁,申通、天天、韵达、普洛斯4家巨型物流企业,已经开始平整土地、搭起围墙。据介绍,4家企业将各自投入40亿元,总投资160亿元。
2011年6月获批的临空经济区,国土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39平方公里,规划建成以航空、物流、高新技术产业及高端商居为主的30万人规模的临空新城。依托空港,依托武汉,以融入、错位及个性化发展为策略,孝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正在形成。
临空经济区,孝感武汉同城化的桥头堡。在这里,仿佛能听到大武汉的呼吸。
【背景延伸】20年来,孝感争当武汉“最佳配角”,把接受辐射、承接产业转移作为融入武汉的着力点,持续实践“五个双在”,即研发、设计、销售在武汉,生产在孝感;上游(产品)在武汉,配套在孝感;成果(科研)在武汉,转化在孝感;居住在武汉,休闲、旅游在孝感;餐桌消费在武汉,鲜活产品供应在孝感。伴飞大武汉,春光无限好!
在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建设中,省委赋予孝感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重任。孝感市委书记陶宏说,全市确立“至孝至诚、图强图新”精神,大力推进产业跨越,加快建设经济强市;大力推进城镇跨越,加快建设鄂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力推进文化跨越,加快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大力推进动力跨越,加快建设创新城市;大力推进民生跨越,加快建设人民幸福城市,正在开启第三次创业的新征程!(曾祥惠、张晓峰、李剑军、李先宏、曲河、刘曙松、宋明芳、董想明)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刘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