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小婺源”沼山村见闻
大冶市保安镇沼山村,人称“小婺源”。
正是花开时节,小村围裹在油菜花的金灿和桃花的粉嫩之中。
24日一大早,村里60岁的陈田枝婆婆就挎着菜篮急匆匆出门了。她原本在广州带孙子,2011年,省委宣传部“三万”工作队来到村里,眼看着村里一天天变化,陈田枝果断返乡,和老伴办起了“农家乐”。
上午10点多,陈婆婆提着篮子回来了。“都是我自己种的,菜薹、菠菜、茼蒿都有。”陈婆婆身体硬朗,说起话来嗓门也大:“为26日桃花节做准备。”
陈婆婆所说的桃花节是黄石市首届桃花旅游节,于今日在沼山村举办。村党支部书记张继军说,这是几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以前,村里经济差、环境差,村民素质也不高。“三万”工作队进驻后,把淤积塘堰清理干净了,家家户户装上了垃圾桶,村里还有了固定的保洁员。见“狗血桃”是村里一优势农产品,“三万”工作队支招,发展生态旅游,今年又顺势办起了桃花节。
采摘旺季,陈婆婆一天要接待七八桌客人。像她一样,村里办“农家乐”的还有9户人家,每户年收入都在3万—5万元左右。
做饭,陈婆婆是行家里手。起初,难倒她的是“说话”。“大冶话难懂,客人听不懂,我着急!”陈婆婆说。她下定决心,憋着口音学,刚开始,自己都觉得别扭。没事时,她还看电视剧,跟着说。很快,她成为村里率先会说普通话的几位老人之一。“环境会产生约束力”,张继军说,村里大环境整治干净后,村民们的卫生意识也越来越强,产业发展和乡村文明相互促进。
记者看到,陈婆婆把家中小院收拾得干净利落,几捆柴火堆在墙边,井水边放着洗干净的刀具和砧板,院子里还种着美艳的芍药花。“客人经常邀请我一起在院子里拍照。”陈婆婆觉得这是一大乐事,她估摸着,这个节会一办,今年游客会更多,想着就美滋滋的。
阅读延伸
省委宣传部“三万”工作联系保安镇盘茶、沼山、茶山、桃树四个村。今年“三万”活动启动以来,宣传部致力于驻点村乡村文明建设。通过大力开展卫生清洁评比和争创“十星级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活动,推行农户卫生轮流值日制和门前“三包”制,培育村民良好的卫生习惯。
多方筹资,对村主干道和通组公路全部安装路灯和灯箱公益广告,路边全部栽植行道树、点缀观景灯、设置花坛景点;各组沟渠、公厕、垃圾池、花坛、绿化、亮化统一由村委会出资建设。村组建立环境卫生保洁队,每天负责打扫村组公路、清理沟渠和公共活动场所。
省委宣传部“三万”工作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还将通过建设乡村少年宫、深入开展结对帮扶等形式,进一步促进驻点村乡风文明建设。(陈会君)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