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襄阳正文

襄阳:依托数字化城管创新静态交通管理新模式

2013-05-06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襄阳依托数字化城管创新静态交通管理新模式
——有效破解“停车乱”、“停车难”问题

    本网讯 通讯员刘江溯报道: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攀升,“停车乱”、“停车难”等影响群众日常出行的问题该如何破解?从以往的拖车、锁车、贴单执法到如今的数字化执法,襄阳市城管局以打造“惠民、便民城管”为宗旨,依托数字化城管系统,创新静态交通管理模式,探索出具有襄阳特色的静态交通管理新模式。
    
    实行数字化执法,让管理更长效
    
    “停车乱”,乱就乱在车辆无序停放。从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开始,襄阳城管就一直致力于解决城市机动车停放“乱象”问题,2005年成立了静态交通管理办公室,对违停车辆实施拖曳或锁定;2008年开始摈弃“拖、锁”这种“硬执法”,在全市试行“贴单制”人性化执法;2009年,实现违停车辆信息与交警部门交通违法信息系统对接;今年,依托数字化城管系统平台,襄阳城管从实际出发,首创了“静态交通管理系统”,实现静态交通全过程数字化执法。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如发现车辆存在违法停放行为,执法人员可立即拿出“执法通”手机,对违停车辆进行拍照取证,输入相关车辆号牌及车型参数后点击“上报”,车辆违停取证信息及车辆违停位置GPS定位信息便会实时传输至“数字化城管静态交通管理系统”,车主可在5工作日内在全市各静态交通违法处理窗口接受调查处理,逾期未处理的,相关车辆违停信息将被移交公安交警部门“交通违法信息系统”。同时,按照行政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本着人性化执法理念,襄阳城管在系统功能设计中还增加了“教育放行”功能模块,即自执法人员通过“执法通”上报违停案件开始,系统便自动计时,如果10分钟内车主赶回现场,在执法人员劝导下将车辆驶离违停路段,执法人员可以收回违法停车告知书,并补拍车主整改后现场照片上传至系统平台,系统将自动将该违停案件列入“教育放行”栏目存档,不再予以处罚。该人性化执法的功能设计,得到了广大外地车主和本地市民的一致赞赏。
    
    科学规划车位,让服务更及时
    
    “停车难”,难就难在停车位紧缺。城市良好的静态交通管理秩序必须建立在配备与汽车保有量相匹配的停车资源的基础之上,为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近年来,襄阳城管积极与交警部门联合进行实地勘察,按照“应划尽划”原则,全面施划城市道路免费停车泊位,完善各类标志标识。2009年3月,襄阳城管向全市公示了第一批施划的2316个机动车停车泊位,截至2012年10月,全市已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10311个,今年七月底前,还将在全市范围内完成新增3000个机动车停车泊位的施划工作。为方便市民停车,避免因车主不了解停车泊位而随意停车遭到处罚的现象发生,襄阳城管还以数字化普查为基础,绘制发布了襄阳市市区机动车泊位分布图,详细标注了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机动车停车泊位分布情况,并通过设置于市区各车站、广场、游园等人流集中区域的“城管便民服务站”的城管“帮女郎”向过往市民免费发放,给市民出行和停车提供方便和引导。针对部分商家为保证来店消费顾客车辆就近停放,私自圈占门前公共停车泊位行为,襄阳城管绝不手软,从严进行整治,对违法圈占行为进行严管重罚,确保市民公共利益不被侵占。同时,襄阳城管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系统作用,进一步加强对道路交通设施、交通标志标识、公共停车泊位完好程度及商家违法圈占行为的日常监管,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流转处置,确保市民出行能便捷的就近找到停车泊位,让停车“老大难”问题不再难。
    
    下一步,襄阳城管还将继续拓展数字化城管系统功能,通过与交警部门驾驶员、车辆信息平台资源共享,实现违停信息第一时间通过系统短信方式通知车主及时将车辆驶离;通过发布手机版市区便民机动车停车泊位图,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查询身边的停车泊位。通过不断深化“服务型城管”内涵,创新便民利企新举措,靠前服务打造“便民、惠民、利民”城管品牌。(来源:襄阳市城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