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上半年“五边三化”工作主要任务完成较好
本网讯 通讯员杨林报道:自今年1月13日黄石市召开“五边三化”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动员大会以来,各县(市)区、市直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行动,在市“五边三化”工程指挥部的统筹指导下,按照《黄石市推进“五边三化”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工程建设总体方案》(黄办发[2014]2号)的相关要求,大力开展“五边”区域“三化”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一是建立了通报排名制度。为了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市“五边三化”办坚持每月对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五边三化”工作推进情况进行通报排名,并在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布,促进了“五边三化”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
二是加大了督办检查力度。市“五边三化”办组成了两个督办组,定期对各县(市)区和职能部门“五边三化”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同时,联合市纪委(监察局)开展专项检查督办,提高了督办效果。
三是强化了宣传舆论引导。在黄石日报和黄石电视台分别开办了《耕耘美丽——“五边三化”进行时》、《“五边三化”在行动》等专栏,对各县(市)区“五边三化”工作动态进行宣传报道,对市民群众的生态意识进行教育引导。
四是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和专题推进会。为了及时掌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解决办法,促进县(市)区和相关职能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每月下旬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下一步工作重点进行安排和部署。另外,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相关专项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主要任务完成较好
根据年度计划安排,今年该市“五边三化”工作中的“绿化”任务量是:完成9.8万亩的绿化栽种任务(其中“五边”区域绿化9万亩,建成区增绿0.6万亩,“八园六带”0.2万亩),关停露天矿山45家,完成矿山恢复治理42家;“洁化”任务量是:对全市460家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进行治理,关闭全市367家“五小”企业(小采石、小化工、小洗(选)矿、小矿山、小冶炼),整治15座尾矿库;“美化”任务量是:完成132个村庄整治任务,整治22家港口码头,拆除城区及大冶范围内违法建筑236处15120平方米。据统计,截止6月底,全市“五边三化”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如下:
一是绿化方面:累计完成“五边”区域绿化139833.2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55.72%;累计完成建成区增绿3199.25亩,完成任务的113.7%;“八园六带”建设除柯尔山——白马山公园进展滞后外,其它园带的绿化工作基本完成,累计完成投资1.298亿元;累计关停露天矿山36家,完成矿山生态恢复治理10家;绿色矿山创建已有2家获国土资源部批准。
二是洁化方面:全市460家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已治理293家,完成任务的63.7%;全市367家“五小”企业已全部关停;今年确定整治的15座尾矿库,已整治累计5座,完成任务的33.3%。
三是美化方面:村庄环境整治全面启动,全市共计投入村庄整治资金5968万元,对危房、土坯房等进行拆除,新建清理水塘397口,建公厕238座、垃圾池851个,硬化道路74.5公里,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广场215座,特别是大冶园博会址周边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更为明显。港口码头整治工作得到有效推进,黄石港区及西塞山区对辖区15家码头加强了管控;阳新县已完成2家码头整治。全市已累计拆除违法建筑222处2435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