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市州动态十堰正文

竹山:推广“庸派”建筑风格效果明显

2013-07-08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本网讯 通讯员伍长林报道:近年来,竹山县抢抓竹房城镇带建设机遇,以“一城两线”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在全力进行堵河水电开发移民安置和推进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的新集镇、新农村建设中,把古典民居建筑风格和现代建筑手法巧妙结合,打造出了融合“粉墙、黛瓦、坡顶、翘角、马头墙”五大元素为特色的“庸派”特色民居建筑风格。同时该县多措并举,推广“庸派”建筑风格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为加强对“庸派”建筑风格推广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龚举海为组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有关领导为副组长,县发改、财政、住建、国土、环保、交通、水务、扶贫等部门和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庸派”建筑风格推广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组织推广“庸派”建筑风格。同时整合县财政、国土、住建、环保、水务、交通、扶贫等相关部门资金,形成合力,全力支持“庸派”建筑风格的推广。

  二是精心谋划,制定方案。推广“庸派”建筑风格关系到该县城乡一体化推进步伐、关系到竹房城镇带建设效果,关乎到该县城乡面貌的根本改变,关乎到全县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庸派”建筑风格的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就该县全面推广“庸派”建筑风格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原则、范围、标准、措施和步骤,明确了各相关单位的任务和责任。

  三是狠抓落实,全面实施。在“庸派”建筑风格的推广中,始终坚持四大原则,即:始终坚持“规划先行”,按照“突出个性、彰显特色、防震减灾、和谐自然”的原则统领城镇带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庸派“五大元素”,按照“统一标准、分类设计、试点示范、分步实施”的原则强力推进;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按照城乡同步推进总体要求,在强化新建建筑的“庸派”推广建设同时,着力推进既有建筑的“庸派改造”;始终坚持“政府统领、群众主体、部门支持”的原则,全县上下齐推共建。在实施过程中,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从源头上把关。新建房屋设计时,将“庸派”建筑巧妙的融合在青山绿水之中,尽量“显山露水”;二是坚持“庸派”风格“五大元素”,精心设计,统一建筑风格。三是坚持全面实施。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建必庸派”的总体要求规范建设审批程序。该县17个乡镇新建、改建、扩建房屋的,必须与当地乡、镇人民政府签定《新建房屋实行“庸派”建筑风格协议书》,方可办理相关建设手续。

  四是强化责任,确保成效。各乡镇根据目前村镇建设管理的实际,成立了“庸派”建筑风格推广领导小组,指定了专人负责“庸派”建筑风格的推广工作。对按照“庸派”建筑建设的除政策性倾斜外,给予适当的资金奖励和补贴。对未按“庸派”风格要求提出的建房申请,不予审批;对建成后不符合“庸派”风格要求的房屋,不予验收、发证。同时县政府对各乡镇实施“庸派”推广工作,加强督促检查,严格奖惩兑现。明确提出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庸派”风格推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将“庸派”风格推广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责任目标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政绩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该县累计投入资金4亿余万元,打造“庸派”建筑风格建设及民居改造(农房添加马头墙),让近3万户群众住上了安全稳固、美观实用的“庸派”风格民居,形成了以上庸镇、官渡镇、深河乡、柳林乡等4个“庸派”民居新集镇,竹房城镇带沿线80多个“庸派”民居新村,推广“庸派”建筑风格取得了明显效果。如今,穿行在竹房城镇带沿线竹山片区,一排排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庸派”建筑风格民居连延成片,矗立在田畴边沿,环抱在青山绿水之间,成为竹房城镇带上的璀璨明珠,形成了一道亮丽旅游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