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观察评论正文

共享汽车如何驶入快车道

2017-08-14 00:00:00 |  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 | 

新规鼓励分时租赁新业态发展
共享汽车如何驶入快车道

  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8日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鼓励分时租赁新业态发展,合理确定分时租赁在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定位。新规出台后,共享汽车这个新兴行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驶入发展快车道?

  租车方便吗

  同样顶着共享经济光环,共享汽车能像共享单车一样火吗?

  记者在北京体验了几家新能源共享汽车平台,租赁共享汽车的流程并不复杂,跟共享单车有类似之处。首先手机下载租车APP,按照注册流程填写手机号并上传身份证和驾照照片,经过企业后台审核即可开始使用共享汽车。其基本流程是预约取车—APP解锁—取车成功—还车到网点并充电—确认还车。在预定时APP就会算一笔账,可以选择还车地点,点击确定后就可以打开车门。

  租车的流程很方便,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新能源车分时租赁好不好用,首当其冲的就是还车难、充电难等问题。记者在宣武门附近搜索还车点,发现最近的还车点在4公里外。

  据了解,目前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共享汽车基本都是新能源车,必须要到有充电桩的网点停放。在限购城市如何解决牌照、在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如何布局停车网点、新能源车如何解决充电问题,这些因素都限制了企业网点扩张,自然也影响到用户的体验。

  准入门槛高吗

  在共享汽车使用中,用户交通违章处理情况、车辆停放、个人信息的真实性、费用支付、车厢保洁、预约爽约等信息,都成为困扰用户和企业的现实问题。

  专家表示,对于刚刚起步的共享汽车,指导意见有前瞻性地提出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相结合的管理措施,可以规范种种不合适的预期和行为,引导行业进入良性状态。

  比如,为保证实际驾驶人身份识别的真实性。指导意见提出,共享汽车要落实承租人身份查验。“与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相比,对共享汽车的法律规定和要求是不一样的。”同济大学教授褚大建举例说,前者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驾驶员和所在企业承担全部法律责任;后者除了车辆原因与出租企业有关外,驾驶责任应该归之于承租人,所以对汽车分时租赁的承租人要有严格的准入门槛。

  未来行情好吗

  相比网约单车平台进入高集中度阶段,共享汽车还未迎来爆发式增长,甚至还没有一家全国性平台企业。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做汽车分时租赁的平台基本没有一家盈利。面对看上去很美的共享汽车新业态,平台企业究竟有哪些难处?

  共享汽车获取车位成本高,且价格缺乏有效监督。目前,一线城市停车位获取成本居高不下,无形中提高了企业运营成本。

  共享汽车由多人使用以及使用频次较高,导致单个车辆非现场违章次数较多。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目前,全国九成以上汽车租赁企业拥有车辆数不足50辆,难以实行网络化运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交通运输部深化出租汽车改革首席专家徐康明表示,从目前来看,国内机场、火车站等大型交通枢纽的共享汽车业务量还远远不够。整个行业还处在起步期。(据新华社北京8日电)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