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金湖打造特色新农村
弯弯古桥跨河塘,“木”字景篷落中央,紫薇红枫沿岸坐,杜鹃喜鹊立桥头。走进金湖姜桥村,处处散发着古韵气息,古桥、古树、古屋,仿佛置身于隐居之地。金湖还将修建姜桥街的古民居,恢复历史陈迹,营造旧时商贾云集的气氛。
近年来,金湖因地制宜,根据各村不同特点,发挥各自优势,整治环境、服务村民,发展经济,着力建设特色新农村。
“打造特色新农村并不是给村庄穿衣戴帽换新颜,而是要尊重各地风土人情,合理科学地建设。”金湖农办主任李卫东说,金湖的村庄整治紧紧围绕“彰显特色抓中心、因地制宜抓整治、以人为本抓建设”三条主线开展,以发挥各自优势,展现农村新面貌。
多山多水、深巷窄道,金湖徐久老湾是当地有名的江南风情湾,金湖发挥这种优势,在屋前搭建篱笆小院,更显江南风味。目前,全湾有13户人家的农家小院正在搭建。
喇叭学堂湾还算富足,该湾组织全湾男丁出资一万元修葺破旧的祖堂,还发动群众修建户户通的小型公路。
在金湖,农村面貌各具特色,各村的产业发展也多种多样。金湖始终坚持“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原则,来发展各村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
上冯村形成于元朝晚期,该村百年古树有40多棵,百年古井有16口,百年古墓有1000多棺。三面环山,门口一弯绿水,树木四季常青。上冯村已发展成为享誉四方的特色生态旅游区,随之而来的游客带动了当地餐饮、农产品销售、农家乐等行业的发展,解决了近百村民的就业问题。
“再也不用出远门打工了,家门口就能工作。”在金湖柯湾村,不少村民都有这样的感叹。该村充分利用地形优势,经营起了占地近40亩的大型养猪场,目前已有6000多头生猪,近百人在此就业。此外,该村330亩种植基地正在运营,不仅带动村民致富,还能改善环境。
汪拳村的苗木花卉产业也发展极快,近年来,投资2千万元引进占地面积380亩的浙江森禾大冶基地,楠桂苗木占地500亩,顺雨苗木占地860亩,解决了当地近200人就业。
金湖党委书记冯海潮说,建设生态金湖,要从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村开始,金湖始终坚持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新农村。(徐菲、黄海咏)
来源:黄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