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出台
荆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出台
计划2017年到2020年四年间,再造190个八岭山国家森林公园、8个江津湖
全力推进绿满荆州行动,2017年到2020年四年间,全市植树造林190万亩,相当于再造190个八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各县(市、区)恢复2个蓄水量10万立方米以上的湖泊,相当于再造8个蓄水量的江津湖,并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湿地公园。这是《荆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
根据实施方案,到2019年,市域森林覆盖率(含自然湿地面积折算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且分布均匀,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平方米以上;城市重要水源地绿化达70%以上;水岸林木绿化率达到80%以上;道路绿化率达80%以上;城市森林网络、城市森林健康、城市林业经济、城市生态文化、城市森林管理等各项指标达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标准,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据市林业局主要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要求,我市将继续以“让荆州绿起来、产业活起来、农民富起来”作为发展目标,按照“一核带六心”、“一带牵多点”、“一网连全境”的总体创建思路,以大地植绿、心中播绿为重点任务,以绿满荆州为抓手,做活做足做好国土绿化和恢复湿地这两篇文章,实行“人均一亩林、绿化翻一番”,着力建设生态人居环境,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逐步形成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据悉,2016年,我市全面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未来4年,除完成上述创建目标外,江陵县、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监利县、洪湖市也已启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确保2018年创成省级森林城市。
目前,全市国土面积2113.58万亩,森林面积483.47万亩,市域森林覆盖率(未减湿地面积)为22.87%。
【链接】
一核带六心:以创国家森林城市的荆州区、沙市区、荆州开发区、华中农高区、纪南文旅区等组成的中心城区为核心,推动江陵县、公安县、松滋市、石首市、监利县和洪湖市6县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通过新增城区植树造林面积、推进单位庭院绿化、扩大城郊森林面积、加强立体绿化等方式,增加城市绿量,完善城区绿化格局。
一带牵多点:以长江流域生态防护林为纽带,牵动长江周边乡村城镇的中心绿化点和森林景观点,形成林业生态体系。通过对长江流域生态防护林带更新改造,增加林带宽度、厚度,调整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通过乡村绿化、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产业基地、观光林业、生态林业等建设,呈现荆州森林生态、森林产业、生态文化体系的特色和亮点。
一网连全境:以荆州市域范围内的主要道路、湖泊、河流为骨架,通过通道绿化、环湖林带、水源绿化和乡村绿化建设,形成连系各县(市、区)的绿色生态网络。在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一级公路、旅游公路和主要河流两侧营造宽度30米以上的林带、环湖打造纵深100米以上的林带,构建生态廊道;对城市重要水源地已有森林植被加以保护,加大绿化力度,使其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开展沟、河、路、渠和“四旁”植树,构建点、片、带、网相结合的高标准综合农田防护林体系。(郭仕新、陈建英)
来源:荆州日报
